【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心房顫動是國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且隨著年紀上升,得病的風險越高!醫師提醒,心房顫動是心房異常收縮,常是左心房電路系統不穩定,心房不規亂放電,而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5倍,心衰竭及死亡率也比一般人更高。
25%心房顫動無症狀 這些人風險高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李禎元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患者可能會有頭暈、無力、心悸、胸悶、呼吸急促等症狀,但25%的心房顫動患者完全沒有症狀。由於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5倍,心衰竭及死亡率也比一般人更高。
而高齡是罹患心房顫動的一大原因,65歲的民眾以上約4%是心房顫動的患者,80歲以上更會提高到10%。此外,高血壓、心臟病、飲酒、家族史、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及甲狀腺亢進、糖尿病、哮喘等其它慢性病的病人也比較容易發生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分4種 常見治療方式一次看
李禎元指出,心房顫動分為陣發性、持續型、長期持續性及永久性心房顫動4種。一般可以透過心電圖檢查確診,其中陣發性心房顫動可透過24小時心電圖檢查,部分智慧穿戴裝置也有偵測心率的功能。
而除了使用控制速率或節律的藥物治療之外,還有電氣燒灼術及冷凍消融治療,分別以燒灼或冷凍消融的方式隔離肺靜脈亂跳的電流。兩者對陣發性心房顫動都有9成以上的成功率,對於持續型心房顫動者雖然成功率較低,但在二次燒灼後也有7-8成左右的成功率。
服用抗凝血劑防中風 做好5事避免憾事發生
李禎元提醒,由於心房顫動會大幅增加中風的機率,因此患者需透過服用抗凝血劑預防中風,大多數人服用抗凝血劑都是安全的,若是自行減量藥物,可能無法預防且徒增出血風險。如果要接受侵入性治療如拔牙、腸胃鏡、手術時,需告知術者配合停藥,以免增加出血風險。
李禎元再次強調,預防心房顫動、減低中風危機的五項任務,包括超過65歲民眾要定期健康檢查,慢性病患者要準時服用處方藥物、監測血壓、控制飲食及適量運動,預防勝於治療。
【延伸閱讀】
53歲科技男心房顫動藥物治療不佳 「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術後再無不適
心房顫動中風機率大增! 輔大醫院「左心耳封阻器置入術」預防憾事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4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