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趙露思 五月天演唱會

夏日坑塘去消暑/張勇

台灣好報/ 2024.07.22 09:30

張勇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問世,濡染了多少讀書人的審美,意境和心境相互襯托,唯美的荷香讓消夏多了一份淡然和寧靜,少了一份浮躁與隱忍。

但是和故鄉坑塘裏的荷花相比,總覺得缺少點什麼,故鄉的坑塘總藏著一份對時光流轉的回憶,還有抹不去的童稚童真,牽盼著絲絲縷縷的往事如煙似幻,才上眉梢卻下心頭。

夏有各種面孔,每個面孔都是一團熱氣,蒸騰著上升,蒸騰著迴旋,讓你百轉千回,釋懷不了。小暑之後的大暑,熱量更高,雨量更大,濕熱交蒸達到頂峰,炎炎夏日充滿了勃勃生機,可謂“荷風拂暑意,蟬鳴草木茂。”生活在秦嶺淮河一線,恰好居於南北交界之地,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故鄉民間素有“黃鱔、蓮藕、綠豆芽”的小暑“三寶”之說。

小時候記得清清楚楚,門前的小坑塘長滿了荷葉,泡到水中吃飯也是常事,有時候冒險想遊到深處,嗆幾口水也會心有餘悸,但是仍然躲不過遠處坑塘的誘惑。親水戲水是夏日避暑之最佳選擇,有條件的去海邊衝浪,享受夏日帶來的激情和速度,展現這個時節獨有的盛景,讓人豔羨。

因為淤泥較多,在天氣乾旱水位下落的時候,小夥伴們就會踩在坑塘裏捕捉到很多的鯽魚、白魚條等,沿著村路去上學,路兩邊的溝溝渠渠也特別惹人喜歡,泡到水裏真是一種樂趣,裏面有泥鰍、黃鱔和河蝦,抓到會高興得直跳,也會因漏走了一條鯽魚而遺憾不已。如今這裏的溝溝渠渠都被鋪平了,變成了居民住宅,泥鰍、黃鱔、河蝦和菱角只能存留在童年的記憶中。

那時候的綠豆芽都是農戶自己種的綠豆浸泡出來的,綠油油、白生生、胖嘟嘟,個個油光發亮,紅油燒得滾燙時,放置碾碎蒜泥、蔥花,然後倒入綠豆芽,翻一翻,最後加上界中的米醋、脆爽甜酸,是一道故鄉家家戶戶都能烹製的一道小菜,用來招待客人,顯得既熱情又易操作。

是呀,故鄉的童年也是舌尖上的,從春天到冬天,讓人眼花繚亂。

忽然一場雨,一下子會讓你改變對夏日的看法。炎炎夏日的蒸騰一下子涼爽下來,讓人感覺是不是回到了秋天,讓人恍若跨越季節之幻。

麥收時候的一場雨,讓忙碌的農人得以短暫地休息調整;晾曬麥子的一場雨,讓人猝不及防;秋糧播種後的一場雨,對農人來說更是難得的寶貴。

在機械化還不發達的年代,手工割麥成為70後80後永遠的回憶,農人起早摸黑,累得直不起腰,但是每個人都在搶收搶種,往往小麥上午剛收回一大架子車,下午就去趁著田地有墒趕緊播種花生、玉米,或者忙著給紅薯插秧,“五黃六月去種田,一天一夜頂半年。”這是對農忙季節最生動的注釋。

雨後坑塘最是熱鬧。蟬鳴聲、青蛙鳴叫,此起彼伏,好似一場音樂會,也是農人最好的加油站,歇歇體力是為了迎接更艱巨的收割成熟麥子的任務和播種明天的希望。

故鄉的坑塘是不是一個立體生態農業綜合體?!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