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29 告五人演唱會 妙天

【專欄】台語的客家對話

銳傳媒/黃丙喜 2024.07.18 07:58

 

李永得(中央社董事長)

您寫的「台語是河洛話嗎?」在社會和社群引起廣泛的迥響,特別是我們的客家族群都認同河洛話或閩南話不能獨佔台灣話的席位。

官方語言的指定在各國都是敏感的議題,台灣當然無法例外。事實上,在制定《國家語言法》時就曾多方考量到此一現象。

從人類學、地理學、文化學的多方觀點來看語言的演變,幾乎共同認定一個看法:一個社群的語言是經常性地處在變動、融合的狀態,那些有過歷史大遷徙的民族的語言尤其如此。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確實如此。我們的客家話就是如此隨著歷史遷徙與落地的不同而逐漸多元。學術的研究顯示,一個族群分居兩地600年,彼此的話語就會出現巨大的不同。我曾經在福建、廣東、江西等地的客家村落進行報導性訪談,同是客家,發音用語卻幾乎聽不懂,充分了解語言變動的事實。

客家話在世界語言學上的一大特色是,它可說是少數不用地名慣稱的語言。河洛話也好,閩南話也好,都是起源地名。現在有人改稱定為福佬話或鶴佬話,想向非地名靠攏,只要拿的出符合科學的證據,自然能够令人信服。

李永得

「台語」被普遍認定為是河洛話或閩南語,主要受台灣近四百年來歷史的演變、人口的結構等等所發展出來的不成文俗稱,也是在語言法中一項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共識。

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台灣的語言」,也就是台灣話有好幾種,例如:「客語」、「原住民語」、「華語」,台語是其中之一。

為何在台灣的「閩南語」被泛稱做「台語」,因為它是台灣最主要的代表語言,好像美國、英國境內有多種語言,但只有「美語」、「英語」言詞;所以,將台灣的「河洛話」或「閩南語」稱做「台語」可說是一項考量現況和事實的權變。

黃丙喜

官方語言是很敏感,也很爭議的政策議題。台灣話的論戰從1930年開始了!黃石輝在《伍人報》寫的〈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掀開序幕。他從基層弱勢族群角度,強調台灣話與文字的合一,能照顧到農工等基層族群所關心的議題。而今後隨著所謂台灣主體性意識的高漲,有必要經由更多跨領域、跨族群的非沙文主義的對話、非井底之蛙視角的溝通,尋求符合民主程席的「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共識。

文化部預定今年在今年第三季,召開「國家語言發展論壇會議」,針對台語的名稱來討論,教育部答應會將會議的結論,做為訂定118新課綱的参考。目前出現的疑慮是,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張雅琳要求教育部,趕緊在公冊文書、語文辭典或是全國語文競賽等,尊重語族主體性,將「閩南語」改為「臺灣台語」。政策議題的重大變動應該充分經由社會溝通、理性對話的程序,語言更不能多數霸凌。

李永得

族群融合是當前普世的主流價值之一。國際知名政治學者漢娜鄂蘭說:「居住在地球的不是偏狹的個人,而是人類;而多樣性是地球的遊戲規則。」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台灣居住著不同的族群,各自擁有不同的語言、習俗和文化,必須相互尊重,彼此包容,追求最大公约數的共識和共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