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716 14:30:23)
花蓮慈濟醫院咀嚼吞嚥健康中心團隊跨科與精神醫學部、家庭醫學部合作,照護輕安居的失智症長者以及心蓮病房病友;由咀嚼障礙科主任葉梓賢提供輕安居長者,每個月一次口腔檢查與評估,包括口乾程度、口腔清潔及口腔肌力,並提供正確衛教;同時指導心蓮病房護理師團隊照護末期病人的口乾問題。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臺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約有百分之十二點八有吞嚥困難,除了單純因年齡增加而引起的退化外,也有許多人是因為疾病導致吃東西、喝水容易嗆到等吞嚥困難症狀。花蓮慈院咀嚼吞嚥中心吞嚥障礙科主任葉映廷指出,以花蓮縣目前一萬個長照個案來看,患有吞嚥障礙比例應該更高。
葉映廷主任說,若能在長輩還沒發生吸入式肺炎前,透過篩檢,以及透過社區長照的照護能力,將有助於提升長輩吞嚥能力。因此,他與咀嚼障礙科主任葉梓賢先將守護觸角延伸至精神醫學部的日照病房輕安居。
經葉梓賢主任與精神醫學部高齡精神科主任蔡欣記初步討論時,看診重點以維持長輩口腔功能、減少口腔衰弱為目標;每個月進行一次口腔評估與照護,包括檢查長輩的口乾程度、口腔清潔是否到位、口腔肌力是否衰弱,並透過移動式超音波儀量測病人兩頰咬合厚度。
葉梓賢主任指出,他去年受訓的日本愛知縣大府市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即以當地的老年人口腔照護為主,他也發現提升年長者口腔肌力,不但可大幅改善肌少症症狀,也能提高長輩社教能力。
葉梓賢主任表示,口乾程度可透過Saxon test 評估,亦即病人以咬住四平方公分的紗布二分鐘,測量口中的吸水量,小於2公克即屬口乾;再逐一提供病人改善建議,包括口腔照護,清潔改善使用凝膠改善口乾症狀,或安裝假牙等牙科需求,詳細記錄病人的牙齒狀況,包括真牙、假牙、缺牙、蛀牙、殘根。
輕安居護理長陳巧菱表示,過去發現長輩吃東西時容易咳嗽、抱怨喉嚨痛,經耳鼻喉科醫師診斷才發現是咀嚼、吞嚥問題不是感冒後,與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合作透過實證醫學探討,以專案形式協助長者改善吞嚥肌力,確實有顯著改善。失智長者的吞嚥問題除了語言治療師的吞嚥機能訓練,還需要在外在環境工具方面用心留意,如調整長輩的餐具與飲食方式,幫忙失智長輩避免一口吃太多。 長輩如果沒有牙齒、牙不好或假牙不貼合,食物煮得再軟,長輩仍然容易嗆咳;而且失智長輩看診通常不耐久候,坊間牙科診所比較少有處理躁動難配合的失智長者經驗,陳巧菱護理長說,現在有葉梓賢主任協助,除檢查口腔外,也可以衛教長輩保養牙齒的方法;有時還可以幫長輩調整假牙到戴得更貼合。現在輕安居長輩已經習慣每天作喉嚨運動,下一個目標是與咀嚼吞嚥健康中心、營養科合作提供客製化飲食,滿足長輩不同牙口對食物軟硬的不同需求。
針對心蓮病房的病友,葉梓賢主任說,牙科可著力的部分較少,但末期病人的口乾問題,可進行唾液腺按摩、使用口乾凝膠來改善,減少異味,提升生活品質;先前牙科部就有口腔癌末期病人入住心蓮病房,經過口乾症狀處理訓練的護理師也可以提供專業的照護。
心蓮病房護理長江青純也說, 2022年6月起,安寧療護的對象除了癌症末期、漸凍人、非癌症末期病人,末期衰弱老人也已納入健保給付;很多吞嚥障礙病人就浮出出檯面,多有口腔照護的需求,因有葉梓賢主任提供相關醫療照護新知,過去不認為可以解決的口乾問題,可以透過口乾凝膠達到口腔保濕效果,大幅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因為吞嚥障礙病人多來自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耳鼻喉科、老年醫學科、內科、腎臟科、牙科等跨科轉介病人;例如腎臟科病人可能因腎病變肌肉量變少、喝水容易嗆咳,葉映廷主任提到,當病人來到吞嚥障礙特別門診後,進一步接受問診並安排吞嚥內視鏡或吞嚥透視攝影等儀器檢查,並由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評估及治療。
目前已著手規劃咀嚼吞嚥障礙一站式服務,葉映廷主任指出,因花蓮鄉親就醫常需花時間在交通上及長照個案就診不易,咀嚼吞嚥特別門診將提供轉診病人在當天完成吞嚥內視鏡或吞嚥透視攝影檢查以及語言治療師依個案病況進行吞嚥衛教與治療,希望能減少鄉親來回奔波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