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鄰里往來好時光/宋聚新

台灣好報/ 2024.07.12 10:12

宋聚新

一天,炒菜家裏沒薑了,來不及下樓去買,就讓放假在家的兒子去鄰居家借一塊生薑。兒子有些疑惑地望著我,遲疑猶豫著,還是去借了。借回來他問我:“爸爸,以前家裏缺啥了不都是去樓下超市裏買嗎?”我說:“鍋裏炒著菜來不及買了,再說去鄰居家借點東西不很正常嗎?”我想起小時候農村生活來了。

小時候,在鄉下,鄰里之間借東西非常平常,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平時生產生活中,誰家也不可能準備得周全,你家有的我家可能沒有,或是我家有的正好你家沒有,那就互借互助唄,我想“遠親不如近鄰”“遠水不解近渴”就有這含義吧。

上世紀七十年代,白麵(麥粒磨成的麵粉)在一般家庭還很稀罕,要是誰家來了客人,主人待客,做一碗雞蛋蔥花香油白麵條是很有面子的事。如果家裏缺油少鹽沒蔥了,或是白麵不湊手了,家庭主婦第一個想到的必定是去鄰居家借。鄰居呢總是非常慷慨,出手想幫,人家臨走了還要問問“東西夠不夠?不夠的話再來拿”,嘖嘖,這裏不說“借”,而是“拿”,言外之意就是咱們不分彼此,我的就是你的,拿去用就是了,這得多深的感情,多大的氣量啊,鄉下人就是這麼實在,鄰里之間就是這麼重感情!

那時候米麵都是用葫蘆瓢量的。記得母親借給鄰居麵粉的時候,都是把葫蘆瓢裏的麵粉用手按按、壓實,再從面缸裏捧些麵粉培上,使葫蘆瓢裏的麵粉呈圓錐狀冒尖溜圓,嘴裏還不停關切地詢問:“這些夠用不?”對方連連謙讓著:“她大嬸啊,你看你都培尖了還培……哎呀呀……夠了、夠了、夠了……”就這樣,鄰里間都堅守著“滿瓢進、滿瓢出”的不成文規矩,傳承著睦鄰友好、淳樸厚道的村風。

平時,誰家如果做了好吃的,香飄四鄰,總是給鄰居們送上一碗嘗嘗,如果做的少,寧願自家少吃幾口,也決不把鄰居們落下了,要不就是“吃獨食”,會顯得沒面子。開飯的時候,鄰居們聚在一個胡同或樹蔭下吃飯,一人一手端著碗,一手拿饃饃,蹲著的、站著的、坐著的,形態各異,吃相萬千。這樣鄰里幾家就形成了一個飯場,邊吃邊聊,聊聊生產生活,或是趣聞軼事,談天說地,家長里短,插科打諢,好不熱鬧。要是誰的飯碗裏有好吃的,你夾一筷子嘗嘗,他吃上一口品品,開個玩笑,飯場裏充滿了溫馨歡樂的氣氛,不知不覺中一頓飯就過去了。

那時候,父親在外地教書,我們姊弟四個都上學,家裏就母親一個整勞力,農具也不及人家的多而齊全。每逢週末,父母帶領我們姊弟四個下地勞動,缺的鐵鍬、爪鉤、犁耙等農具就要靠向鄰居大嫂、大娘、大嬸子家借了。起先是大人出面借,後來大人支使孩子去借,我們也慢慢克服了不好意思的毛病去借,大嬸大娘大嬸叔伯們總是很和氣地借給我們,教給我們使用方法,使我們打消了顧慮,和他們打成了一片,用完及時歸還。如果用壞了就想辦法修好再還,實在修不好了,還的時候就給人家說一聲,人家總是笑笑說“沒事”;有時候父母就買個新的給人家送過去,當然人家起先不收,大人說:“那咋好意思呢?!”另一個說:“不收俺們以後就不借了。”就這樣推過來推過去,人家終於收下了,父母也松了口氣。回家後父母總是提醒我們,以後幹活時要愛惜好借來的家什。我們都點點頭,不敢看大人的眼神,好像就是自己把人家的家什弄壞了似的。

記得我小時候,人家有借我家東西的,母親從不吝惜,還緊著人家先用。多少回,我家準備套牛耘地,只要有鄉鄰張口借牛使喚,母親總是滿口答應,決不說自家要用的事,牽著牲口把韁繩送到人家手裏,下晌後將牲口牽回家喂,比平時加的飼料都多,看到我疑惑的神情,母親解釋說:“讓牲口多吃些,才好有勁兒幫人家幹活,牲口也不受虧損。”牛吃喝得肚子滾圓,母親這才把牛給人家送過去。

鄉鄰們有借我家地排車、自行車、犁耙、爪鉤之類的、母親總是滿口答應,即使自家正用著,就趕緊用完借給人家用,或是先借給人家用,我笑說母親風格高,“先人後己”,母親說:“誰家沒個三困四難的,鄉里鄉親的,能幫一把就幫一把”。

搬家進城後,在鋼筋混凝土的叢林裏,人們似乎少了熱情,對門鄰居,也是點頭之交。母親在我家住幾天就回老家,因為那裏有她的鄉鄰鄉親,嘮嘮嗑,聊聊天,心情別提有多舒暢了。社區就有超市,缺啥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超市買。我讓兒子去鄰居家借薑的時候,他就疑惑“為什麼不去超市買?”雖然方便的同時,可是缺少了鄰里之間交流的機會,真的好懷戀過去的鄉鄰之間往來好時光啊。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