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郎亞玲有情癡】 與「月」爭輝—頑石劇團帶領素人演出生命風景

報新聞/編輯 2024.07.10 09:38

◆80歲第一次上台演戲的讀書會執行長凌健與夫人,二人重溫舊夢,默契十足(郎亞玲攝影)

報新聞/編輯部

如果你已經八十歲,你想要與人分享生命故事,你會想:

—寫一本自傳?

—作口述歷史?

—當志工推廣?

—?

你有想過用戲劇表演的方式,在舞台上傳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與生命風景嗎?

 

台中著名讀書會「三餘讀書會」執行長凌健老師,作夢也沒想到,剛吹熄80歲生日蛋糕的蠟燭,自己會偕同結縭50年的夫人黃冬霞女士,一同在台中新藝文空間-[亞書藝所]粉墨登場。

這是頑石劇團開辦的「表演初階班」的結業呈現,學員共同主題是「月亮」。希望喜歡戲劇的朋友,無論年齡背景、有無戲劇經驗,都能能在十次的課程後,將自己的生活片段,以戲劇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可說是凌健生平第一次的大膽嘗試,他說:「讀過很多文章、小說,甚至有一些讀劇、看劇的經驗,但總還是覺得隔層紗」。直到站在觀眾前演戲,才真體會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獨特感覺。而黃冬霞也認為排戲用到誇大的表情和身體大的動作,是她過去沒有的經驗,因此學習到很多。他倆現身說法,演出劇名〈老年之歌〉,敘述一對銀髮族夫婦,面對高齡化社會,內心百感交集,其間有對年輕歲月的回顧,有對今朝的憂慮不滿,有對未來的疑慮,但「銀白色是月暈染上髮絲,亦是時間,釀造的情思。」在敘述歲月的遷變的過程,吾人也沉浸於老夫婦的相知相守、不離不棄的浪漫樂曲中。

◆頑石劇團一群熱愛戲劇的人(唐天攝影)

郎亞玲希望學員們透過角色扮演,勇敢表達自己的生活觀察或隱藏的心事,大膽舞出生命的風光,不必裝腔作勢,更拒絕浮誇矯情。笑的真誠、哭得痛快,展露人間實相、真情實感。心靈成長的經驗,每一步彌足珍貴,而戲劇恰到好處地陪伴心靈風暴,若有所悟後,擦乾眼淚、面帶微笑,走向人生更開闊的場景。

 

楊圳輔就是很好的例子,劇名〈Don’t be mad , will be fine〉,是方結束化療的他,病癒的自我挖掘。在夜晚伴隨月光的加持,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陰暗面,若有似無的悄悄浮現。掀開看似外表平靜,對任何事情毫不在意的面具,不再掩飾內心其實對這個世界充滿困惑,甚至不諒解。也不再強迫自己接受周圍人虛偽的關心,重新燃起自我負責的信念,讓心靈掙脫束縛,再度充滿能量。

◆罹癌的楊圳輔以表演呈露自己內在情緒與外界的矛盾衝突(唐天攝影)

同樣是透過懷疑與自我否定的過程,又重新爬梳心靈,尋到靈魂深處的真實自我。梁雅淳的作品,劇名〈沉紗落月〉,以超現實的手法,類舞蹈的肢體,描述一個內心懦弱,又自憐的少女,沉溺於自我靈魂的曖昧。將靈魂以「月亮」為喻,自問:「尋月臨至,潮濕沈溺,所追之物究竟在哪?」。執念讓其看見一座湖泊,鏡中影像奉行為真,投湖追探與窒息共舞,殊不知,無須上天下地,所尋之物近在咫尺,永遠如月投射印心,照見一片冰清玉潔,不曾背離。演員舉手投足,優美空靈,人與月合而為一,翩然出世。

◆梁雅淳有如少女李白「撈月」(唐天攝影)

現代人因學業、工作的需要,離鄉背井,許多人就因為如此,可能從此便成了所謂的「異鄉人」。每逢佳節,昂首明月,浮雲遊子,很難不吟月悲秋,睹物思人。親子關係,不約而同成為學員選擇的題材。王素姿的〈念月〉,移居城市半世紀,在月光下,從城市的車潮聲,浮想恍如童年的浪濤聲。憶起月亮照著父母和自己,寧靜溫暖的田園生活,幸福童年的父女互動,一幕幕觸動著思念的心。

 

但親子間的相處互動,並非一直都暢行無阻,一帆風順。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很多時候往往是暗礁險灘,步步危機,衝突不斷、硝聲四起。有些衝突是浮現表面的,如吳麗娟的<母愛>。一個因孩子毅然轉身離家,不顧母親感受,完全無法平息內心憤怒的母親,內心吶喊著:「媽媽的愛你看見了沒?媽媽的愛像月亮那樣般的溫暖,純淨,無瑕,親愛的你看見了嗎?」

◆吳麗娟將脆弱的母親心中壓抑的憤怒表露無遺(黃筠竹攝影)

同樣是較傳統的母親形象,為孩子打點一切,但自認犧牲一切後,又換得孩子的感恩嗎? 陳韻筑〈壞媽媽,壞女兒〉,敘述母女關係的缺口,不是因為愛得少,而是令人感到窒息的愛太多⋯⋯母女正面衝突,正是許多家庭的縮影,看時令人坐立難安又不禁叫絕。「月缺終又圓,創傷-關係-連結,因為彼此,所以完滿。」陳韻筑語重心長表示:建立親密關係時,一旦出現壓力或衝突,人的本能會築起防衛的心牆,並用原始的生存策略(戰、逃、僵或討好)來因應,但是卻因此越來越遠離我們渴望的愛,形成令人悲傷的負向循環。她希望演出能給予觀眾一些省思:「人生總有一些坎,要用一輩子來過。但是請相信,為了活著,我們都很努力,值得在關係裡幸福。

◆王素姿和陳韻筑生動演出母女爭執 (唐天攝影)

大家熟知的歌曲<母親真偉大>,第一句就說道:「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但真正為人女,為人母,又是如何想呢?母女角色充滿矛盾、衝突、困惑與懷疑。蘇埱喻<>

母親女兒關係像月亮陰晴,是一體的兩面(黃筠竹攝影)

郎亞玲認為從生活體驗中尋求演出素材,讓學員自編自導自演,是促使學員進入戲劇殿堂最便捷的路徑,這是因為學習動機來自本身的挖掘、探索,感受特別真實深刻。導演只要從旁引導、協助、給予若干提示即可,舉重若輕,反能鼓舞學員不斷將作品編排、修整、淬鍊。

 

三餘會友盧志文寫下觀後心得:「喜歡素人演員,真實的碰撞心靈,演出充滿真誠與情緒的張力,不管是追求夢想、或尋求自我認同,或是沈澱走過人生而獲得的美好寧靜,與真實生活中的角色與自我吶喊的掙扎與角力,都讓我感受創意的流動與迸發,我喜歡這樣真實的看見人,感受人」

 

三餘會友陳明義亦表達:「表演主題:月亮,透過八齣情節不同的劇目,演出者將現實生活中的所有情感演繹得淋漓酣暢,失落有之,釋懷有之,真情實感中蘊含樸素,純真不偽。雖說是學員的首演,其肢體、表情、聲韻卻是收放自如,隨心而舞地向觀眾傳遞出飽滿的溫度,還有親情、愛情的暖度,是極具功夫又好看的演出!」

 

劇團不久即將推出[進階表演課程],郎亞玲精心設計了[頑石演員進階班─中西經典劇本中的女性角色原型]。一方面有機會閱讀經典劇本,但更重要的是厚植演員對角色深度、廣度的認知。透過劇本閱讀、分析結構、戲劇主題、角色特徵、角色關係、角色心理探索等,尤其要呼應當代女性處境,並針對個人經驗加以討論。課程著重演員個人演技的琢磨,內容包含聲音與台詞的情緒表現;表情變化、手勢、肢體動作展現:舞台區位和空間的自由運用;服裝、小道具的搭配,練習角色間之對手戲等,藉此掌握角色性格與人物動機,進而對應經典劇本主題核心與象徵,課程朝向表演專業的舞台演員做準備。

上自希臘悲劇尤里皮底斯(西元前480-406)的《米蒂亞》(西元前431),下至中國孟京輝(1964-)的《思凡》(1993),集合十位慧眼獨具的劇作家,十齣雷霆萬鈞的劇本,十位特立獨行、非典型的女性角色,一次領略女性戲劇角色在戲劇史中的魅力、魔力與神力!

[頑石劇團]藝術總監、編導郎亞玲(唐天攝影)
郎亞玲 

[觀點劇坊]和[頑石劇團]創辦人。現擔任[亞書藝所]、[頑石劇團]藝術總監,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就讀,並從事詩歌、劇本、小說、藝評等寫作。37年劇場經歷,製作、編導、演出舞台劇、影視作品超過50齣。現任教於逢甲大學通識中心表演課程,台灣戲劇療育研究中心負責人,「龍瑛宗文學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

 

The post 【郎亞玲有情癡】 與「月」爭輝—頑石劇團帶領素人演出生命風景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