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防曬經濟更熱 刻進DNA裡的「一白遮三醜」
遮陽傘、防曬服、面戴「臉基尼」,再搭配一副墨鏡……這個炎熱的夏天,防曬,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個新興產業。
「防曬經濟」隨著酷熱的艷陽正越來越熱!據央視新聞報導,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防曬服配市場規模達到742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2026年將達958億元,邁向千億級大市場。
在「一白遮三醜」的傳統觀念下,防曬一直刻進我們的DNA裡,從晉朝的席帽到唐宋的帷帽,其實都有一定的防曬功能。
近年來,隨著科普宣傳,越來越多人瞭解到防曬對於抗衰、抗老等的作用,防曬意識更強,防曬需求也水漲船高。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防曬的「ABCD原則」——
A:Avoid,避免曬。B:Block,遮擋,通過物理硬體來遮擋太陽光。C:Cream,防曬霜。D:Diet,適當飲食。多攝入抗氧化成分,避免攝入光感類食物。
另一方面,登山露營、親子出行、徒步騎行,隨著人們越來越多地走向戶外,防曬需求擴大,而每隔幾小時就要補塗的防曬霜,已無法滿足戶外防曬力度和便利度的要求,於防曬服飾市場自然興盛起來。
防曬市場十分熱鬧,但過度防曬、防曬焦慮的質疑聲也不少。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醫生孫秋甯指出,在夏天陽光最強烈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曬,冬天或者陰天,不必嚴格防曬。另外,可以把臉保護好,手、胳膊、腿可以接受適當的日光照射。
尤其對於青少年來說,不要過度強調防曬,因為青少年時期骨骼肌肉發育生長,需要陽光的照射來促進鈣質吸收、骨骼發育。
也有專家指出,對於大部分健康肌膚的人來說,儘管紫外線確實會引起曬黑、皮膚老化等問題,但過度防曬同樣對健康有害,容易悶痘,影響維生素D合成,引發睡眠或情緒問題等。
如果說早年的硬防曬主要應用於戶外運動場景,如今則擴展到通勤、旅行等日常場景,很多人更是將防曬衣作為夏季常服乃至上班工裝,衣不離身。
「臉部過敏長痘,不能塗防曬霜又要注意防曬,防曬面罩是最適合的選擇。」「剛剛做完醫美,臉部需要補水、避免日曬。」兩位佩戴防曬面罩的年輕女性這樣說。在別人看來這樣遮住全臉的防曬也許誇張,對她們來說卻是剛需。
總體來看,可以分三個部分來看消費者對硬防曬產品的需求。第一梯度是基礎功能,要能夠滿足防曬黑、防曬傷、持久防曬等。第二梯度是升級功能。越來越多消費者希望能夠通過一件防曬衣滿足多種場合的穿著需求,在防曬之外,還要求更加透氣、清涼、便攜等。第三梯度是時尚審美。防曬衣物逐漸從單純的功能性服飾,變成了穿搭單品,產品顏值成為影響產品銷量的重要指標。
隨著防曬市場快速成型,越來越多品牌湧入。早期防曬服飾基本來自戶外品牌,主要受眾是戶外玩家,但近些年,新銳品牌迅速崛起,同時,運動品牌、常服品牌也紛紛入局,一些原本生產羽絨服的品牌也跨界賣起了防曬衣。
精細化的消費需求催生了多元化的商品——防曬衣、防曬褲、防曬帽、防曬口罩、防曬套袖、防曬手套、防曬面罩「臉基尼」等。
其實,日常穿著的服裝面料都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線功能。相比於普通服裝,防曬衣進一步通過兩種方式提高了防曬能力,在面料中添加紫外線遮罩劑,避免紫外線照射到皮膚;另一種是吸收,添加紫外線吸收劑,避免紫外線抵達皮膚。
有人可能感到疑惑,既然普通衣服也能起到一定防曬作用,那普通衣服和防曬衣的劃分界限在哪裡呢?
大熱門的防曬經濟,需要一些冷思考。除了炒作噱頭,普通外套也當成防曬衣賣。當我們忙著購買防曬產品,也要顧及是否真的合適自己的需求,仔細辨別材質與功能,才能真正達到防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