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吃小魚乾不只幫助補鈣! 日研究驚曝:有望降低癌症死亡率達32%

潮健康/ 2024.07.05 12:00


潮健康/外電編譯

已有不少文獻證實,適度食用魚類有益於身體健康;倘若生活上只補充「小型魚類」,與食用鮭魚、鯖魚等魚類的效益是否相同?刊載於《Public Health Nutrition》的日本研究證實,每週若能攝取1-3次的小型魚類食物,有望降低全因死亡率,以及因癌症所導致的死亡風險。

吃「小型魚類」助降低死亡風險? 日研究:癌症死亡率下降32%

吃「小型魚類」助降低死亡風險? 日研究:癌症死亡率下降32%

本次研究由日本名古屋大學發起。研究團隊自日本多機構合作隊列(J-MICC),納入年齡介於35-69歲之間的80,802名受試者。團隊根據受試者的型小型魚類食用頻率,將其分為4組:幾乎不吃小魚、每月吃1-3次小魚、每週吃1-2次小魚,以及每週吃(含)3次以上小魚。

在長達9年的追蹤期間,共計2,482名受試者死亡,其中約60%(1,495人)死於癌症。研究團隊計算小型魚類攝取頻率,對於全因死亡率、癌症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其他原因死亡率的影響。在此研究中,最低的小魚攝取頻率(幾乎不吃)被視為對照組。

在研究團隊調整潛在的變因如年齡、BMI、吸菸或飲酒習慣、教育水平、體力活動、三高病史與JDI分數(Japanese Diet Index,日式飲食指數)等項目後,分析結果顯示,每週攝取1-3次的小型魚類,與全因死亡率與癌症死亡率的風險下降有關,尤其女性從中獲得的好處比男性更顯著。


具體而言,男、女性的小型魚類攝取量與全因死亡率的關係分別如下:

1.每月攝取1-3次小魚,相較於幾乎不攝取者,風險分別下降19%、32%。
2.每週攝取1-2次小魚,相較於幾乎不攝取者,風險下降16%、28%。
3.每週攝取(含)3次小魚以上,相較於幾乎不攝取者,女性風險下降31%;男性則未觀察到關聯性。

至於小型魚類攝取量與癌症死亡率的關係中,男性方面並未觀察到顯著的相關性,女性方面的相關數據則如下:

1.每月攝取1-3次小魚,相較於幾乎不攝取者,風險下降28%。
2.每週攝取1-2次小魚,相較於幾乎不攝取者,風險下降28%。
3.每週攝取(含)3次小魚以上,相較於幾乎不攝取者,風險下降35%。

攝取小型魚類的具體好處? 「4大營養成分」或為抗癌關鍵

攝取小型魚類的具體好處? 「4大營養成分」或為抗癌關鍵

研究作者笠原千夏博士對此進一步說明,由研究結果可知,女性攝取小型魚類的頻率,與全因死亡和癌症死亡率產生逆相關;對於男性的影響則不顯著。另外,無論是男性或女性,小魚攝取頻率與心血管死亡率之間,均未觀察到顯著的相關性。

笠原博士認為,過往學界關注魚類帶來的營養益處,多聚焦在中大型魚類上(如鮪魚、鯖魚或鮭魚),如今試驗證實,固定補充小型魚類也有益於身體健康。「小型魚類中的鈣質、維生素A與維生素D,以及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可能對降低癌症風險具有保護作用。」

笠原博士舉例,維生素A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夠促進解毒酶的生成,並調節細胞形態發生、分化和增殖;維生素D則透過抑制癌細胞增殖、促進癌細胞凋亡等途徑發揮抗腫瘤的作用。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則透過產生脂質過氧化物、增加癌細胞凋亡而抑制癌症的進展和轉移。

就連吃「小魚乾」也有幫助? 「這4種」小型魚類營養爆表

就連吃「小魚乾」也有幫助? 「這4種」小型魚類營養爆表

《Nature food》於3月刊載的研究亦證實,野生小魚中的鈣、碘、鐵、omega-3、維生素B12和維生素A的含量高於鮭魚。笠原博士建議,平時可多攝取魩仔魚、毛鱗魚、日本公魚、沙丁魚等魚類;未經過度加工、調味的小魚乾,適度攝取也有望能獲得同等好處。

不過,笠原博士表示,雖然本次研究具有樣本量大、設計具前瞻性和對多種混雜因素調整等優勢,但仍有其侷限性,如未考慮受試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變化、潛在的混雜因素無法完全排除、心血管死亡事件數量不足,以及研究區域限於日本,結果不具普遍性。未來仍需開展更具規模、納含全球多國與多種族的研究,以釐清攝取小型魚類與死亡風險下降之間的關係。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吃魚跟魚油不一樣? Omega3脂肪酸有哪些作用? 藥師揭3大魚油迷思
產後哺乳期「補鈣」可防抽筋、助入睡? 營養師曝:只吃小魚乾、黑芝麻還不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