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的傳統耕作方式會在生長期長時間湛水,卻是造成水田甲烷生成及逸散主因。
2024年7月2日,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接軌國際標準,針對有機水稻田增匯減碳的方法學、碳排係數盤查、查驗方法等重要技術進行開發。慈心基金會將配合計畫提供雲林慈心大自然莊園田區及農務操作人力,進行有機水稻田的增匯減碳耕作試驗。期望未來協助農友取得產品碳足跡與碳權證明,鼓勵更多農友加入有機農業的行列。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左)與臺大生農學院院長林裕彬(右)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為有機水稻田開發減碳增匯的重要技術。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出席簽署活動時指出,地球暖化造成氣候變遷加劇,農業能對溫室氣體減排及增匯作出貢獻。慈心基金會長年協助農友積極投入有機農業,同時也與產官學各界夥伴攜手合作,除了為農友考量農務操作的困難及解決之道,更策發有機農友在環境友善的價值,此次與臺大生農學院合作開發有機水稻田增匯減碳的技術,將為有機農業政策提供實務經驗作為參考。
臺灣水稻一年可以種植兩期,面積逾23萬公頃,約佔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註1)。水稻田的傳統耕作方式會在生長期長時間湛水,在收成後又將稻桿絞碎再掩埋入土。但是,過去試驗調查,稻作期間湛水及稻稈還田卻是造成水田甲烷生成及逸散主因,尤其二期稻作7月至9月,田區溫度提高,水稻田裡的微生物活性也大大提升,此時土壤裡留有第一期稻作混入的稻稈,新鮮有機質被分解後會產生大量的甲烷。依據環境部發佈的資料顯示,2022年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源中,「農耕土壤」佔 30.61%、「水稻種植」佔 18.13%,分屬排放源第一及第四(註2)。若能改變水稻傳統湛水的種植方式,以及稻稈還田的處理方法,預期將能減少土壤擾動,更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為農業減碳增匯提供良方。
▲慈心基金會與臺大生農學院合作,提供雲林慈心大自然莊園有機水稻田區開發增匯減碳等重要技術。
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也是促使地球暖化、造成氣候變遷的因素之一。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減少水稻田排放甲烷氣體的解決方式不外乎減少土壤的新鮮有機質,以及避免田區長時間湛水。但是,沒有泡水的稻田容易長出雜草,目前有機農法尚無類似慣行除草劑的農藥可以克服。所以,慈心基金會與臺大生農學院合作,提供雲林慈心大自然莊園有機田區與附近慣行田,以傳統管理方式來對照,以節水、覆蓋紙製抑草蓆、移除稻稈等三種處理方式,請臺大生農學院進行碳盤查等資料蒐集與分析。期望透過此次合作,找出並驗證有機水稻田,能有效減少甲烷、氧化亞氮等氣體排放的耕作方式及數據,甚至未來協助各地輔導的農友取得碳權,鼓勵更多農友加入有機農業的行列,對地球暖化將會是一大貢獻。
▲水稻收成後通常會將稻桿絞碎再掩埋入土,本次試驗之一將以移除稻稈的作法驗證減碳成效。
慈心基金會長年推動有機農業、種樹造林、永續蔬食、淨塑護海等環保行動,並於2021年成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項下的「千分之四倡議聯盟」會員及夥伴,致力為臺灣農業與環境永續接軌,更攜手農友及產官學各界夥伴,朝向永續農業淨零碳排的目標,實踐地球公民的責任。
(註1)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經營現況
(註2)資料來源:2024年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