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中鋼 館長跳車 賤內

李貴敏新思路》財政紀律不彰 富人重稅無助青年低薪困境

優傳媒/ 2024.07.02 22:57

稅收的激增未必代表經濟成長,而當重稅壓力持續,低薪問題不解,經濟發展勢必岌岌可危。(圖/取自網路)

 

作者/李貴敏

 

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歲入歲出雙雙創下新高。其中稅課收入編列2兆7,740億元,年增接近兩成,占歲入比率達88%,是14年來的新高。就此,財政部強調,近年台灣經濟表現亮眼,為了確保經濟發展成果持續,而加大預算規模。

 

問題是,光鮮數字的背後所隱藏的人民困境與企業壓力始終未解,卻祗是強加徵稅,要民間承擔政治的責任,正如「殺雞取卵」,恐將台灣推向懸崖。畢竟,企業和個人終究難以承擔,而可能導致社會失衡與經濟崩潰。

 

以所得稅、營所稅和證交稅為例,明(114)年增幅分別高達23.2%、21.3%和26.3%。這種稅負猶如在企業和個人身上「拔毛」,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更是重大負擔。本應是社會中流砥柱的中小企業,卻在政府重稅的壓力下舉步維艱,創新動力也被扼殺,導致競爭力大幅下滑。

 

企業本是經濟的根基,透過高稅收填補財政漏洞這種「拆東牆補西牆」作風,絕對無助於國家競爭力或人民生活水準的改善。何況,稅收本應用於國家基礎建設,如今政府卻「本末倒置」,只在乎短期的稅收成長,卻忽視了民間能否無法承受不斷增加的稅負。當創新投入不足,競爭力逐漸瓦解後,台灣還有明天?未來還有希望嗎?

 

更嚴重的是,政府對股市的依賴似乎已到了「孤注一擲」的地步,此由證交稅預算編列成長26.3%,足以見之。然而,在國際政經局勢混沌的今日,股市上下波動不定,任何突發事件都可能引發劇烈的交易量縮減。一旦市場出現劇烈變動或量能不足時,證交稅收入未必實現,而政府的收支平衡也將陷入困境,而難逃財政危機。

 

此外,政府之無視社會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也令人憂心。衆所周知,根據2022年綜合所得稅申報統計,台灣有44%的申報戶無需繳納所得稅;而政府也驕傲地宣稱這是稅制優化的成果。問題是,近五成報稅民眾的薪資低到不用繳稅,不就是貧窮的象徵?不就是國家的悲劇?豈不知,當大多數年輕人處於低薪狀態,無法承擔基本的納稅責任時,國家的未來又何以為繼?

 

尤其,財政部數據顯示,所得淨額超過500萬元的戶數僅佔0.93%,但卻承擔了超過41.6%的綜合所得稅。這種「寡頭負擔」的稅制,不僅讓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還加劇了社會分裂,也導致中產階級萎縮,並進一步削弱社會的穩定性。

 

其中,年輕世代的「均貧」問題必須立即面對並積極解決。畢竟,年收入低於42.3萬元的年輕人無需繳稅,正代表低薪問題嚴重。年輕族群本應是國家的棟樑和未來的希望,卻在低薪中掙扎,無法累積財富,而祗能選擇躺平;也讓台灣的未來在脆弱的基礎上搖搖晃晃。

 

更讓人憂心的是,政府的財政紀律不彰,超徵問題嚴重。檢視過往,2022年稅收超徵金額高達5237億元,2023年也達到了3860億元。而這些本應用來減輕人民負擔或償還國家債務的資金,究竟流向何處?是「還債」還是供作「小金庫」?如是「還債」,則民眾揹負的「國債」又何以上竄至每人二十五萬五千元?當政府財政管理逐漸失去人民的信任,國家的未來又該如何?

 

其實,稅收的激增未必代表經濟成長,而當重稅壓力持續,低薪問題不解,經濟發展勢必岌岌可危。政府必須立即停止「竭澤而漁」的操作,並重新審視稅制結構,推動公平合理的財政政策,以避免台灣陷入經濟衰退和社會動盪的困境而難以自拔!

 

李貴敏,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美國太平洋大學法學博士及法學碩士,國立交通大學兼任教授及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金典律師事務所創辦人、Baker McKenzie 國際資深合夥人、海基會財經顧問。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優秀司法正義立法委員,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司法法制委員會優質立委,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三會期全院表現優質立法委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