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志工一人一故事劇場藝術療癒身心訓練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首登場

觀傳媒/ 2024.06.28 17:12

(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為提升衛生保健志願服務人員靈性關懷之照顧知能與增進創新服務方案之能力,雲林縣政府衛生局委託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辦理「志工靈性關懷教育訓練」,邀請衛福部長期照顧服務人員繼續教育課程講師梁翠梅教授與葉柏芝助教,透過戲劇輔療方式,提供參與課程的志工伙伴:聲音/肢體/情感/認知/靈性等全方位之體驗,以提升個人因應失落與哀傷時的智慧與知能。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指出,有別於一般的講座式課程,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是一種即興的民眾互動式劇場形式,演出並無預定的劇本,透過來自現場學員口述的親身經驗,自願分享的心情和故事,在主持人的引導下,演員和樂師立即運用簡單有系統的表演形式,將故事呈現出來,並把演出回送給說故事的人和所有觀眾。是一份相互分享的珍貴禮物,在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尊重與包容裡,能讓所有參與者充份體驗真實生命經驗交會的感動。透過故事中的隱喻直接與無意識對話,連結自己的內心。同時,講師也從參與者的言語、行為、表情的反應,給予賦能,引導學員進行自我覺察,一同挑戰困境,一起成長。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吳錫金教授指出,靈性關懷是現代醫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翠梅老師與柏芝助教生動與創新的教學方式,讓我們的志工更深刻地感受自己的內心世界,並轉化成服務中提供更加溫暖和有力的支持。

課程講師梁翠梅教授表示,「一人一故事劇場的精神著重對話、傾聽、同理與接納。人人都可成為表演者、說故事者或是觀眾,在過程中體會到人人都有故事、都有感受;也藉由分享故事,演員如實地演出說故事者的心情,創造出一種積極聆聽的氛圍。

課程內容包含四個情境:
一、生命回顧與生命意義之建構:讓志工夥伴能重新檢視過去自己經歷失落哀傷的經驗,或是協助臨終關懷時的情感
二、預立醫囑與遺囑之意義探討與實作:探討預立醫囑的意義與夥伴分享參與、執行的經驗
三、臨終階段未竟事務之情感模擬與處遇:在最後的階段會如何面對尚未完成的人生目標與期望,以及在臨床實務中如何回應類似的需求
四、善終意義「個別化」之建構與五道人生之圓滿:建構屬於自己在面對生命終點時,平靜和圓滿地與世界道愛、道謝、道歉、道諒、道別的價值與態度。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志工隊隊長陳怡如女士表示:「第一次用觀眾的角度去看自己過去的故事,夥伴們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表演出來,歡笑中夾雜感動的淚水,真是非常寶貴的體驗。」

褒忠鄉衛生所志工隊隊長彭貴蘭女士表示:「透過個人的故事表演,心中感到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一樣,那種無奈與心酸不是淚水能充洗掉的。我在表演中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心中想要吶喊的那一刻,也想到自己所經歷過的過程,是怎麼走過來的,人生中的悲、歡、離、合,要經歷了才明白,所以為自己好好活下去,珍惜所有,活在當下才是最實際。」

參與課程的志工伙伴多半為退休的高齡長者,同時也在衛生所、醫院等單位服務多年,有著充實且豐富的人生經驗與志工服務經歷。在課程中,志工們展現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外,並覺察到自身的情緒,如:悲傷或開心;同時,他們也學會理解和接納他人對靈性與生命的不同感受和差異。不僅提升了他們對靈性照顧及自我覺察的知能,也促進了不同單位衛生保健志工的交流和成長。


▲雲林縣政府衛生局委託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辦理「志工靈性關懷教育訓練」,有別於一般的講座式課程,一人一故事劇場展開訓練。
(圖/記者洪佳伶攝)

熱門關鍵字:

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