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6旬婦中風行走困難 中醫大附醫靜脈雷射治療改善中風後遺症

互傳媒/ 2024.06.27 16:07
▲6旬婦人中風,右手癱軟無力,行走困難,經中醫大附醫台北分院靜脈雷射治療大幅改善中風後遺症 ,中風失能程度(mRS)從4分降至目前2分,目前僅需一般復健治療。(中醫大附醫提供)

【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60歲林姓婦人,去年11月初因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經過他院復健治療後步態不穩,右側上肢嚴重偏癱,右手無法抓握,生活受影響,去年11月轉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神經內科楊昭男醫師建議除了傳統的復健治療之外,可以選擇靜脈雷射治療,林婦經治療右手腕力量改善,目前講話清晰,右手正常使用湯匙筷子,步態穩定,中風失能程度(mRS)從4分降至目前2分,目前僅需一般復健治療。

▲神經內科楊昭男醫師表示,靜脈雷射治療 (ILIB)是一種利用光纖導管針將低能量的紅色雷射光從手臂靜脈導入的療法。(中醫大附醫提供)▲神經內科楊昭男醫師表示,靜脈雷射治療 (ILIB)是一種利用光纖導管針將低能量的紅色雷射光從手臂靜脈導入的療法。(中醫大附醫提供)

神經內科楊昭男醫師表示,靜脈雷射治療 (ILIB)是一種利用光纖導管針將低能量的紅色雷射光從手臂靜脈導入的療法。每次治療約1小時,10次為一療程,一般可進行3個療程。靜脈雷射治療可以增加血球攜氧量、增強免疫系統、抗發炎、增強細胞粒線體功能、促進微循環血流及組織血流,間接促進細胞組織修復、改善神經功能、減少疼痛及改善睡眠。

▲林姓婦人經治療右手腕力量改善,目前講話清晰,右手正常使用湯匙筷子,舉手也不吃力。(中醫大附醫提供)▲林姓婦人經治療右手腕力量改善,目前講話清晰,右手正常使用湯匙筷子,舉手也不吃力。(中醫大附醫提供)

針對中風後復建計畫(PAC),由健保署與承接計畫的醫院共同推動。中風是由急性腦血管阻塞或自發性破裂引起,進而造成失能。透過積極的復健,能夠改善病患的肢體肌肉無力、肢體不協調、語言障礙、吞嚥困難、步行問題及其他神經功能不良。利用中風後的6個月黃金治療期進行神經重塑,使受傷附近的正常腦細胞達成整合,以改善神經功能並達到生活自主。

楊昭男醫師提到,常規的中風復建過程中,病人可能會面臨進步不明顯的困境。經過評估病情後,可以選擇加入靜脈雷射治療,這對於中風復建具有推進的作用。2022年發表在國際期刊《Photobiomodulation, Photomedicine, and Laser Surgery》上的文章也指出,靜脈雷射治療對於臺灣中風後復建計畫(PAC)的病人,有顯著改善中風失能程度的效果,特別是在上肢功能、行走及生活功能方面。

楊昭男醫師提醒,如果中風後復健成效不佳的病人,可以諮詢相關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適用靜脈雷射輔助治療,以改善中風後遺症並恢復正常生活。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健康 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