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家暴法26周年 權控認知問卷調查結果發布

台灣好報/ 2024.06.27 14:53
▲「家暴法26周年,親密關係的權控認知有進步嗎_權控認知問卷調查結果發布」記者會。

男女有差別!親密關係的權控認知有進步嗎?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已經施行26周年,婦女救援基金會與立委范雲共同召開記者會,發布了最新的「親密關係權力控制認知調查」問卷調查結果,並提出了三項政策訴求。

根據調查結果,女性受訪者在權力控制認知方面的程度顯著高於男性受訪者,尤其在性的權力控制方面,性別差異更加明顯。為此,婦女救援基金會和范雲立委共同提出了以下三項政策訴求:

一、呼籲政府跨部門合作,強化權力控制認知的宣導,提升大眾認知:親密關係暴力本質是權力控制。降低親密關係暴力不斷發生,就從破除性別歧視開始。

二、呼籲司法院,盡快補足家事法庭人力,加速保護令核發的時間,尤其是性影像相關保護令,有效降低被害人持續被權力控制。

三、呼籲衛福部,社會救助法修法時,審核標準應考量受暴婦女處境,不應以「提起離婚之訴」為要件,讓受暴婦女脫離經濟控制,進而脫離受暴環境或關係。

▲杜瑛秋執行長發言。

衛福部統計數據顯示,從民國108年至112年,家庭暴力事件中以親密關係暴力(包含婚姻、離婚、同居)通報件數最多,分別占49.85%、47.90%、47.14%、47.85%及48.36%。婦女救援基金會有27年服務親密關係暴力被害人的經驗,每年服務超過2000名被害人,同時服務數位性暴力被害人至今1000件以上,其中親密關係類型佔比超過四成。婦援會的實務經驗顯示,親密暴力的本質是權力控制,尤其是性和數位性別暴力。因此,要有效降低親密關係暴力,必須提升性別平等,減少權力控制。

為了進一步了解民眾對親密關係權力控制的認知情況,婦女救援基金會設計了「你被權力控制了嗎?親密關係權控認知調查」線上問卷,針對18歲以上國人進行調查。調查時間從113年4月17日至6月12日,共收集606份回覆問卷。問卷分為填寫者背景資料和親密關係權力控制認知兩部分,涵蓋經濟、關係、情緒、肢體、性、數位性別暴力等六個面向,共30題,整體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可接受(Cronbach α=0.996)。

調查結果顯示,609名填答者中,女性占77.7%,男性占22.3%;年齡以18至39歲居多(53.5%);性傾向以異性戀居多(82.8%);教育程度以大學/專科以上為主(92.9%);目前感情狀態以婚姻關係中最多(43.0%);工作狀態以全職工作者居多(59.1%);宗教信仰部分,近半數為傳統信仰(49.3%);居住地區以北部最多(59.3%)。此外,約78%的填答者聽過親密關係權力控制認知,主要通過社群平臺了解相關概念。

 婦女救援基金會杜瑛秋執行長表示,根據調查結果,親密關係中的權力控制認知顯示出顯著的性別差異。在「經濟」方面的權力控制認知平均分數最低,而「關係」方面的權力控制認知平均分數最高。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方面,有六成八受訪者同意「要求對方需經過同意才能用錢」是權控行為,卻有四成受訪者不認為「未經對方同意,直接拿取對方的錢財或刷對方的信用卡」是權控行為。

▲范雲立委發言。

統計發現性別有明顯差異,女性對權力控制的認知程度普遍高於男性,特別是在性方面的權力控制認知上,差異更為明顯。同時,比較性別對權控的同意有高達10%以上差異,發現多集中在肢體和數位性別面向。此外,非異性戀群體的權力控制認知程度高於異性戀群體,尤其是非異性戀女性高於異性戀女性。

進一步針對填答者的社會人口變項與親密關係權力控制認知程度(分為高、低兩組)進行羅吉斯迴歸分析,顯示整體模型達顯著(p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社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