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水中蛟龍誰與爭鋒 慈大附小水上運動會

慈善新聞網/ 2024.06.27 08:14

「水中籃球賽」,考驗著孩子在水中移動、傳球、投籃和默契的配合

  「紅隊加油!」「藍隊加油!」炎炎夏日,震天價響的加油聲響徹慈濟大學人社院游泳池,今天是慈大附中國小部舉辦水上運動會的日子,睽違五年的水上運動會終於再現,孩子們都懷著既期待又興奮的心情,希望可以一展身手,全校分成紅、藍兩大隊,不分年級一起同心協力,一起奮力的為自己的隊伍加油,爭取最好的榮譽。

「水中籃球賽」,考驗著孩子在水中移動、傳球、投籃和默契的配合

  戲水及游泳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休閒活動,游泳不只是運動,也是一種求生的技能,台灣四面環海,水域環境四處可見,學會游泳與自救是非常重要的,慈大附中國小部為了鍛鍊學生強健體魄,除了有陸上體育課程,也有從一年級開始就上的水上游泳課,透過每學期10-12節游泳課程,分級教學,孩子從憋氣到可以獨自游二十五公尺,培育孩子簡易游泳技能及水上救生能力,透過期末水上運動會,各種水上競賽,寓教於樂的方式,檢視兒童游泳課程學習成果。

賽前,近500位選手認真做暖身運動

  李玲惠校長表示:人有兩種技能,是學會後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那就是游泳跟騎腳踏車,慈小從一到六年級,將游泳及騎腳踏車納入課程,特別是游泳課程,學校重視游泳教學,自一年級開始便實施游泳分級教學,讓孩子親水、愛水、不怕水,珍惜水,並與水做朋友,水上運動會除了是讓孩子-把所學展現出來,也是驗證孩子游泳技能。

「水中尋寶」讓低年級孩子以遊戲的方式親近水、不怕水

  感恩教練們用心的指導,也感恩家長志工無私的陪伴。校長更叮嚀孩子們在運動會進行中,要和水做朋友,和同學一起爭取最好的榮譽,也務必注意自身安全,大家一起度過快樂、安全的時光。

「同舟共濟」,兩人划著小槳,展現合作無間的默契

  比賽在充分暖身後展開,項目包括同舟共濟、雙人快艇、輕功水上漂、水中尋寶、水上投籃以及水中籃球賽。在啦啦隊的帶領下,同學、家長和老師們都竭盡全力為水中好手們加油,選手們個個賣力奔騰,場面十分熱鬧!

「同舟共濟」,兩人划著小槳,展現合作無間的默契

  首先登場的是二年級「同舟共濟」,兩個學生在大浮板上滑著小槳同心協力到另一頭,一前一後,展現出合作無間的默契。一年級的「雙人快艇」也考驗著孩子間的配合度,一人在前面划水,一人在後方打水,齊心讓衝浪板前進。而需要手腳並用的「水中尋寶」讓低年級孩子以遊戲的方式親近水、不怕水。看著孩子們從水中探出頭後手上拿著滿滿寶物的興奮神情,十足可愛。

一年級的「雙人快艇」,兩人齊心讓衝浪板前進

  接著是中高年級的「輕功水上漂」,是場需要勇氣、毅力和信心的競賽,即使面對水花濺起、浮板晃動,孩子們仍不畏困難、勇往直前,最後以完美的跳水姿勢入水,就如同突破難關後迎向終點的榮耀時刻。

「輕功水上漂」,孩子們勇往直前,以完美的姿勢迎向終點。學生展現了勇氣、毅力和信心。

  競爭中最激烈的比賽莫過於「水中籃球賽」,考驗著孩子在水中移動、傳球、投籃和默契的配合。五年級的吳月恆和胡倢睿為藍隊獲得許多分數,月恆負責進攻,倢睿幫助隊友得分,兩個人默契十足。月恆表示水中籃球賽比平常打籃球更為刺激,因為對手更多更難進攻,幸好有同學的助攻,讓他可以屢屢得分。

水上投籃考驗的不只是投籃技巧,還要克服水的重力與阻力

  活動中,加油聲最大的除了孩子、師長外,還有一群家長志工,擔任人文真善美,幫孩子記錄下最美的畫面,還有協助低年級小朋友換裝、吹頭髮,過程中亦教導孩子要守秩序、有禮貌。今天也依舊堅守崗位,感恩家長志工們的付出。

在主任的帶動下,奮力的為自己的隊伍加油

  甫畢業的校友徐智賢等14位六年級哥哥姊姊今日都到場承擔小志工,協助引導及器材的發放,也在水道中協助學弟學妹們比賽。雖然忙碌,但人人都很珍惜回母校擔任志工機會。智賢表示,上次參加水上運動會是二年級,當時覺得超級好玩,可惜後來因疫情暫停。這次聽到要舉辦,立刻報名擔任志工,希望能讓弟弟妹妹有個平安、快樂的水上運動會。

畢業的六年級學長姐擔任志工,在水道中協助比賽

  學務主任蘇秋碧主任表示,臺灣四面環海,水是生活的一部分,學生應培養親水、愛水、惜水的態度,期待透過水上運動會,鍛鍊學生強健體魄、檢視平日學生在游泳課程中訓練的成果,亦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水中求生等重要能力。體育老師李筑婷老師宣導夏日戲水正確觀念,如「下水前須充分暖身、戲水要有同伴在旁、有救生員的游泳池或海水浴場才能戲水」等觀念,希望孩子們在暑假都能快樂戲水,平安回家。

校長叮嚀孩子和水做朋友、和同學一起爭取榮譽

撰文/陳則佳、藍阡筑;攝影/慈大附中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