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桃花源古鎮變空城 湖南打工人掏空積蓄的夢想變負債

愛傳媒/ 2024.06.27 14:14

桃花源古鎮變空城 湖南打工人掏空積蓄的夢想變負債

桃花源古鎮變空城 湖南打工人掏空積蓄的夢想變負債

湖南常德桃花源鎮的劉昆今年55歲了,又一次到千里之外的福建省一家造船廠打工。這次他被迫為自己的夢想買單,在接近退休的年紀從頭再來。本來,在2015年,他投資家鄉正在打造中的桃花源古鎮,用這些年打工積攢的110萬元(人民幣)全款買下一間商鋪。沒想到,古鎮建好了,沒幾年,卻成了空無一人的空城。劉昆不得不再次選擇漂泊異鄉。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購買桃花源古鎮的商鋪或公寓血本無歸甚至傾家蕩產者,不止劉昆一人,至少350名以上有類似遭遇的業主。

桃花源古鎮位於常德城區西南約50公里處,占地面積約1600畝,核心景區逾40萬平方米,「集特色餐飲、五星級酒店、特色客棧、明清商業街、中式合院、景區公寓於一體」,投入資本50億元。

5月下旬,《中國新聞週刊》赴湖南走訪發現,桃花源古鎮成「空城」一事基本屬實,如何盤活相關資源,推進旅遊品質,是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新聞圖片

時近中午,桃花源古鎮的大街小巷空空蕩蕩,一些庭院已長滿了齊人深的荒草。街邊的門面幾乎全都閉著門,只有兩三家飯館、一家小賣部以及幾家客棧還在經營。

小賣部孤零零地開在古鎮最周邊的一條路邊,貨架上的商品稀稀拉拉。經營者來自常德澧縣。她說,在這裡經營已有5年時間,每年租金8000元。之前生意還好一些,近些年除了「五一」「十一」以及春天桃花開的時節還有些人,平時都沒什麼人。

在古鎮主大街街口經營一家餐館的是一對中年夫婦,他們是當地人,當年建古鎮,他們的房子拆遷,就以相對優惠的價格購置了這套房子,自住並開餐館。2016年,古鎮尚未完全竣工,但已開街。女店主回憶,那時,來古鎮遊玩的人還比較多,他們的生意很紅火,總是忙不過來。不久後,古鎮人氣漸淡,又經歷了疫情,到現在已幾乎不見人來了。

新聞圖片

女店主回憶,古鎮開街前後,無論商鋪還是公寓,儘管價格很高,但都賣得很好。有一個年輕人買了他們隔壁的房子,借了幾百萬元,據說是借的高利貸。那時沒人想到古鎮會這麼迅速地淪為「空城」。

「桃花源古鎮套住了很多人。」家住桃源縣城的業主李響說,他的一個朋友花了300多萬元在古鎮上買了門面房,每月要還貸五六萬元,兩三年前已斷供。

桃花源古鎮的開發商是湖南同元文化古鎮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同元公司」)。儘管大陸多地都自許為陶淵明《桃花源記》所描述的「世外桃源」原型地,但湖南常德一直認為自己才是正宗的。而打造桃花源古鎮,正是常德為開發桃花源風景區招商專案。

然而,在古鎮開街不久,就出現了2014年古鎮被封路事件。通往古鎮的道路被封堵,直接影響了古鎮人氣。後來又是疫情,桃花源古鎮的氣場被破壞,「一瓢冷水把它潑熄了」。

按照官方消息,這次桃花源景區的升級改造,投資近百億,景區面積由2平方公里擴大到12平方公里。2020年12月,桃花源景區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但是,桃花源景區在改造之後並沒有出現像湖南張家界、鳳凰古城那樣人氣旺盛的場面,而是冷冷清清。

新聞圖片

2023年桃花源景區遊客量只有三四十萬人。一個5A級景區,年遊客量在150萬~200萬才屬正常。三四十萬,誰吃得飽?

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一些業主認為桃花源古鎮之所以會變成空城,是開發商經營不善。也有常德文旅界人士認為,古鎮的定位與設計有問題。桃花源本沒有古鎮,《桃花源記》描述的是一種美好鄉村生活。「桃花源古鎮是硬造出來的,它不過是一個文旅地產項目。」該人士說。

桃花源旅遊管理區辦公室主任吳偉無奈說道,對於如何把古鎮盤活,他們想了很多辦法,但目前能做的非常有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