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佛光山奪環教獎特優 慧傳法師獲副總統接見

News586/News586 2024.06.26 21:29
佛光山永續3部曲 榮獲第9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第9屆國家環境教育獎頒獎典禮今(6/26)日隆重舉行,共有6組特優得主脫穎而出。佛光山寺榮獲團體組特優,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與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代表領獎。慧傳法師稍後更受邀進入總統府,由副總統蕭美琴親自接見。

其他特優得主包括蘭陽博物館、和平工業港公司、宜蘭縣岳明國民中小學、洪明仕君以及嘉義縣好美社區,涵蓋機關、民營事業、學校、個人及社區等不同類別。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在典禮上致詞,感謝所有獲獎者對環境保護的貢獻。他強調,環境部未來將致力於改善環境污染,同時透過環境教育提升民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鼓勵採取相關行動。

佛光山奪環教獎特優 慧傳法師受邀進入總統府,由副總統蕭美琴親自接見

長年茹素、響應蔬食環保的彭啓明,尤其肯定佛光山寺「教遇、教育、教癒」三部曲推動環境教育,對內辦理減碳,對外推廣淨零、文化及食農教育等。他說,環境部正積極推動「淨零」與「綠色成長」行動,有賴社會各界一起來努力,也邀請所有得獎社區、團體、個人等都來當「環境部長」,為永續家園做出不亞於「科技」的努力。

環境部長彭啓明(左),頒發環境教育獎團體組特優獎給佛光山寺,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代表上台領獎。

慧傳法師於上台領獎前受訪表示,星雲大師在 2010 年主題演說「環保與心保」中提到極端氣候、森林大火的危害,2022 年,熱浪來襲在歐洲造成至少數千人死亡,美國堪薩斯一處農場 2000 多頭牛因此熱死。「只要有危機意識,就可以知道這些事已經離自己不遠。」

佛光山由「心靈環保」轉化為「環境永續」的環保行動,對內辦理減碳計畫、對外辦理淨零推廣,積極透過淨零減碳、文化教育、食農教育、植樹、茶道、雲水書車方式,達到淨化及教化人心,發揮社會影響力。在每年舉辦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與環教的關係中,透過知識的力量,作為環境教育的動能,藉由闖關遊戲使得小朋友與環教相遇,更了解環教的重要性。

佛光山奪環教獎特優 慧傳法師獲副總統接見

集體創作「好還要更好」

各項具體作為,包括透過「三好四給」精神,帶領學童愛護地球從「心」開始,並舉辦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影響學術界、產業界及政府機關相互合作。佛陀紀念館以「低碳博物館」目標為主軸,積極投入宗教、文化、生態、綠生活等社會友善與環境保育活動。

慧傳法師說,佛館是佛光山組織體系之一,佛館的公共服務在博物館界有目共睹,佛館的公益活動在博物館界也是豐富多元。佛館環境教育「一步一腳印」往前邁進,十三年有成,2023年10至11月,佛光山榮獲高雄市第九屆「環境教育獎」團體組特優,以及獲頒ESG Awards「能源管理獎」。2024年5月,代表高雄市角逐環境部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入圍決審。

在疫情蔓延三年期間,佛館環教小組在館長如常法師指導之下,推薦人選參與環教培訓認證,不斷地整理相關環教資料,從送審、初審直至複審,一次次面對評審委員提點、改善提報資料內容,環教小組也一次次緊鑼密鼓的開會討論,集思廣益,經過不斷地修正,「好還要再更好」,終於過關進入決審,「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我們也看出佛光山集體創作、堅毅不拔的精神。」

國際綠色旅遊典範

如常法師進一步舉例,在佛館各種減碳、低碳作為,包括2021-2023這三年館內節電5.50%,節能減碳共134.33公噸CO2,等同於為地球種植245棵樟樹,為地球減輕負擔;在佛館回收水的水足跡,全館回收水總共減少87712瓶礦泉水。佛館於2023年4月獲英國標準協會BSI碳盤查聲明書認證,又於2023年7月獲環境部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優良級場所認證。2022年5月著手環教設施場所呈報,到2024年4月23日正式榮獲認證。

佛館在環境教育上善用博物館的特質與資源,推廣淨零綠生活、環教場所、環保餐廳,持續推動複合綠色旅遊的發展,成為綠色旅行的典範。交通部觀光署與佛陀紀念館於2024年4月26日簽署合作,近期以「微笑南灣」共同推動高雄十大展館周邊景點帶動南台灣旅遊。

此次獲頒「第9屆國家環境教育獎」之後,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將於7/19親自到佛陀紀念館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館長如常法師共同正式揭牌,同時參加「淨零綠生活常設展」開幕式,彰顯環境部和佛光山攜手打造淨零願景的決心。(圖/ 記者翻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