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影音/彰基攜手NGO慈悲關懷社區 翻轉癌症幸福Go Go Go

新頭條/ 2024.06.25 20:39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彰基醫學中心攜手非營利導向、關心社會議題的「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缩寫:NGO),25日與彰化縣防癌協會共同主辦,『發展慈悲關懷社區暨以癌友家庭為中心之照護模式 – 翻轉癌症幸福Go Go Go』癌症宣導記者會,期望社區民眾透過舉辦癌症資源博覽會,提升民眾對癌症資源認識及慈悲關懷社區倡議活動,培養民眾癌症去汙名素養;國民健康署科長黃紀諺、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彰基兒童醫院院長陳家玉醫師及彰基醫療長張東浩醫師等蒞臨共同宣導,期望能透過整合社區的關懷資源,療癒癌友身心,讓社區也成為癌友的支持系統。

開幕式由對話室內樂集創辦人孫文汾老師,帶領學生徐暐立演奏中提琴曲目《奇異恩典》,以及志工暨癌友家屬翁春祝帶領合唱《愛的真諦》,現場洋溢溫馨的氣息。記者會中,國民健康署帶領NGO高呼各自團隊口號,將現場氣氛帶到最高潮。

▲彰基攜手NGO、彰化縣防癌協會、彰化縣醫師公會,共同建立療癒癌友身心的大家庭。(圖/記者蕭麗鳳攝)

黃紀諺科長表示,近年來在衛生局、醫療機構團隊的努力下,全國罹癌者 5 年存活率從民國 94-98 年的 50.2%,提升到民國 106- 110 年的 62.1%,為強化癌友照護,國民健康署補助醫院發展「以癌友家庭為中心之照護模式」,目前先以罹癌 1 年內之癌友家庭為收案目標,結合醫院與社區資源,合作推動身、心、家庭、社區兼顧之照護,期待此模式能讓現有的醫療照護更貼近個人所需、更臻完善。

▲黃紀諺科長宣導民眾務必定期進行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等。(圖/記者蕭麗鳳攝)

葉彥伯局長表示,癌症越早期發現,現在醫療的處理上當然就存活就越好,其實也要注意到,生命其實不是只有長短,還有它的品質,品質也不是只有病友自己,也有他的家庭,所以不是只有看存活率,希望在整個罹癌過程、治療過程,家屬及病友都能夠在專業團隊及NGO的協助下,生活品質希望都不要受到影響,也就是說雖然是罹癌,還是一樣過得很幸福。縣民真的要是罹患癌症千萬不要擔心,還是能夠要讓你的生活、家人過得幸福、圓滿,再次謝謝國健署長官及彰基,希望大家一起讓彰化的健康變得更好。

▲葉彥伯局長表示,生命不是只有長短,還有它的品質。(圖/記者蕭麗鳳攝)

陳家玉院長 / 理事長表示,今天彰基醫學中心、彰化縣防癌協會、彰化縣衛生局及國健署舉辦「翻轉癌症幸福Go Go Go」活動,癌症一直是台灣國人最重要的死亡原因,這個活動結合病友會及社區來宣導癌症防治的觀念,也有社區來關懷癌症病人的健康,希望這個活動可以帶動國人對癌症知識的認識,以及防治癌症的辦法。

▲陳家玉院長表示,希望『翻轉癌症幸福Go Go Go』活動,帶動國人對癌症知識。(圖/記者蕭麗鳳攝)

醫療長張東浩表示,希望透過「翻轉癌症幸福Go Go Go」活動,讓癌症病友獲得更正確的健康識能,也希望家庭、社會得到更好的健康識能,除了健康識能以外,也期望社區與家庭有更好的氛圍來照顧癌症病友,事實上就是讓癌症病友得到全人的照顧,不是只有身心靈,希望在家庭、社會及社區,都能照顧好癌症病友。全台灣只有7家醫院參加國健署的計畫,彰基更是彰化縣唯一參加的醫院,彰基非常疼愛癌症病友,所以參加國健署的計畫,就是希望癌症病友得到更好的照顧、更好的身心靈安頓,得到更好的社會、家庭支持,獲得最好的全人照護。

▲張東浩醫療長表示,希望透過活動,讓癌症病友、家庭及社會獲得更正確健。(圖/記者蕭麗鳳攝)

彰基癌友志工林玉春抗癌30年見證中表示,過去發現右乳有一大片腫塊,自己感覺凶多吉少,先生與婆婆不希望她開刀,但吃中藥治療卻沒改善,因而每天擔心著,晚上都睡不著覺,後來朋友介紹至彰基看診,經切片檢查確定是『惡性腫瘤』,1993年7月右側乳房全切,因發現得早(屬於1期)。後來加入彰基乳癌團體(丰采團體),並參加醫學講座、固定外出運動、與朋友郊遊踏青;林玉春感謝時任彰基檢驗科的劉月娥鼓勵她開刀,以及彰基醫療團隊、丰采團體和先生、孩子的鼓勵、陪伴與照顧;在新象樂團獻唱《感恩的心》之際,林玉春擁抱著大恩人劉月娥,說道:「感謝妳三十年前鼓勵我開刀治療,我才能活到八十歲!」

▲彰基社區健康促進組宣導癌症定篩不可少,健康「龍」總免煩惱。(圖/記者蕭麗鳳攝)

彰基醫學中心結合NGO關懷資源,實現社會資源的無縫接軌,建立療癒癌友身心的大家庭,並以慈悲社區為據點,成為癌友支持系統,不再封閉自己、與社會隔絕,重新回到幸福的健康生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