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3歲童叫不理人、常發脾氣 情緒障礙?醫一查竟是「動作遲緩」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4.06.25 04:12

3歲童叫不理人、常發脾氣 情緒障礙?醫一查竟是「動作遲緩」 311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孩子叫不理,動不動就哭鬧、發脾氣,就是情緒出了問題?3歲的黃小妹就因為出現這樣的狀況被家長帶往就醫,馬偕兒童醫院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陳慧如利用最新設計出來的本土兒童發展篩檢工具評估之後,發現問題並非家長想的這樣,原來孩子並非情緒障礙,而是因為先天性神經發展性障礙,導致肌肉張力低,動作遲緩,想做的動作做不到,才爆發後續情緒問題。

國健署今(25)日宣布將加碼「兒童發展篩檢服務」,自今年7月1日起,全面針對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而關鍵的篩檢工具就是國健署委託馬偕醫院設計發展的這一套新篩檢工具。

陳慧如形容,此次開發設計的篩檢工具,就像一把萬能鑰匙,能開啟兒童可能的未來,利用不同的題目提供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可以快速且全面的去篩檢孩子的能力發展。以黃小妹為例,爸媽一開始到診間,主述孩子有情緒問題,叫她不理人,常哭鬧、常發脾氣,但經全新開發的篩檢量表評估後,發現其語言認知其實是正常的。

陳慧如說,進一步神經學檢查,發現黃小妹是先天性神經發展性障礙,導致肌肉張力低,一問起來,果然在學校常因動作慢被老師念,做動作任務時常會發脾氣、哭泣,答案就此明瞭,一切根源在於動作發展問題,孩子是因為動作做不到而有情緒的反應,該解決的是動作的問題。

衛福部長邱泰源說,為落實賴總統健康台灣醫療政策的「全面優化兒少醫療照護」,衛福部決定加碼提供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在關鍵年齡,由兒科、家醫科、幼兒專責醫師針對孩子的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發展四面向進行篩檢,以期早點發現問題,後續也提供相關療育服務。

孩子何時做篩檢?國健署表示,只要孩子具有健保身分,可以在孩子成長過程的6個階段,分別為6至10個月、10個月至1歲6個月、1歲6個月至2歲、2至3歲、3至5歲、5至未滿7歲兒童,每階段各接受1次政府補助的篩檢服務,亦可配合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執行。 家長須攜帶「健保卡」及「兒童健康手冊」,由院所提供篩檢服務。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公布本週生理食鹽水再到貨36萬袋 食藥署堅喊「不認為有缺貨」

旗下有佛蒙特咖哩的「台灣好侍」出包! 進口上千公斤咖哩粉農藥超標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健康匯流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