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台積電高雄第3座2奈米廠通過環評 市府掛保證水電供應無虞

上報/上報快訊/袁維駿 2024.06.25 16:58

高雄市政府昨天(25日)拍板,通過台積電第3座2奈米廠土地變更,今天環評時,環團擔心3座廠區將佔全市總用電量18%,單日用水量達6.4萬噸,恐衝擊民生用電用水。對此,台積電承諾,用電部分將以5年為一期,提出2040年淨零排放、2030年再生水具體作為,市府也掛保證,水電供應無虞,環評大會歷經1小時審查,最終順利通過。

高雄市政府今天召開第79次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審議台積電「原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土地新建半導體廠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台積電報告,開發廠區與行政區面積17.22公頃,規劃2.8萬噸滯洪池,廠區總用電量210MW,年用電量約18億度,加上先前楠梓產業園區的2座先進製程廠合併累進計算,3廠區開發面積達47.05公頃。

地球公民基金會認為,台積電高雄3座廠區用電量加總後已達55億度,約佔2023年高雄市總用電量18%、民生住宅用電93%,每日平均用水量則達6萬4500CMD(立方米/每天),雖肯定台積電承諾2040年100%再生能源超前國際目標,但3廠區水、電、空、廢、毒等排放數據,以10年為目標仍不夠明確。

台積電承諾,電力部分,2030年將取得60%、2040年100%再生能源(RE100);再生水部分,地球公民基金會評估預計需遲至2029年,橋頭、楠梓再生水廠才能日供給約7萬噸,滿足現有3廠區需求。

對此,地球公民基金會因應「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2030年減碳30%的法定目標,提出三項建議,第一,台積電現有3座及未來廠區水、電、空、廢、毒等排放數據,應「累進計算」並載明於環評書。

第二,以5年為一期,提出至2040年前RE100和100%再生水務實路徑;第三,依循高雄2030年法定30%減量目標,半導體S廊帶產業鏈應同步承諾RE100。

對於環團提出的建議,水利局強調,全力支持台積電公司在楠梓產業園區設廠,再生水全量供應無虞,其中,橋頭再生水廠及楠梓再生水廠,預計分別於2025年底及2028年底完工,未來再生水將配合楠梓產業園區建廠期程逐年增量提供,預計2026年3.5萬噸、2028年5.5萬噸、2029年7萬噸、2030年11萬噸,可提供量遠大於台積電3座廠再生水6.5萬噸需求。

經發局指出,高雄2022年總發電508億8600萬度,總售電307億3400萬度,售電僅占發電60.4%,未來台積電各廠均採雙迴路系統規劃,穩定供電無虞。

市府表示,將進行短、中、長期整體交通改善規劃,增設楠梓匝道/聯絡道、闢建園區南、北、東路銜接周邊重要道路,並拓寬翠華路等道路,增加區域路網完整性,帶動整體區域發展。

歷經近1小時審查,環保局宣布,委員綜合考量對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文化、生態等可能影響之程度及範圍,經充分討論與專業判斷,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責任編輯:許雅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