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專欄】黃埔是國共鬥爭的起點

銳傳媒/洪博學 2024.06.25 16:44

蔣介石認為,不與共產黨分離,國民革命斷難成功。圖為孫文的政治顧問鮑羅廷(左二)與蔣介石(左三)1927年 在黃埔軍校合影/維基

 

全世界西方國家大多數潘然悔悟,發現與中國作朋友是錯誤,可惜上鉤容易脫鉤難,因為一切文化經貿交流,都被中共視為最佳紅色擴張管道,從政治上滲透顛覆他國的機會。黃埔百年爭議就是最佳例證。

中國內戰的悲劇始於黃埔軍校,又稱國民黨陸軍官校,今年的黃埔百年校慶,卻被包裝成充滿國共和平合作的日子,成為中共瓦解台灣軍隊心防的武器,儘管台灣政府三令五申,仍然有所謂校友不顧禁令,跑到中國去紀念黃埔。
爭議來自黃埔軍校到底是誰的?

1924年,孫文到處請求西方國家支援二次革命,回應者很少,最後只有蘇共同意支援孫文建校建軍,對蘇聯來說,終於找到亞洲共產滲透基地,很快首批軍援25000隻步槍加上顧問團抵達廣州,蘇共更承諾,支援每月兩百萬軍餉,沒想到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找到更好的財政金庫,開始了清共行動,來自蘇共補助金援,就立即停止了,國共兩黨從此分道揚鑣,所以,正確定義中國內戰,其實是一場同校師生同學為了爭奪權力的戰爭,這場戰爭目前結局未定,餘波卻波及全世界。

孫文引進蘇共,等同引狼入室,蘇共援助中國革命的條件就是「聯俄容共」,從莫斯科運來的金錢武器到位,大量共產黨員也因此進入黃埔軍校,所以,黃埔表面上是國民黨建立,其實是中共控制,周恩來,毛澤東,林彪,都來自黃埔,「白天喊國民黨,晚上喊共產黨」,用這句話形容黃埔,最為恰當。

當年,國民黨大老陶希聖,看不慣這種狀況,就曾經寫信給老蔣,報告黃埔現象,「共產黨利用晚上聚會,實行奪權計畫」,老蔣接信後,開始醞釀清黨計畫,本來,臥榻身邊豈容他人酣睡,這是至理名言,不到兩年,北伐軍打到上海,國共兩黨就翻臉了。

老蔣在上海宣布清黨,國共兩黨走向決裂,隱藏在國民黨內所稱「地下黨」,也開始出走,以免遭到搜捕。

蔣介石宣布共產黨為非法組織,為了抵抗搜捕,共產黨開始走入地下,變成幫會組織型態,國民黨內也分成同情派與死忠派,遠在莫斯科當作人質的蔣經國,則在蘇共要求下,給老蔣寫了一封與父訣別書,痛罵老蔣的不正義。

歷史上,對孫文引進共產黨蓋棺論定評價,「創建新中國,也害了新中國」。

中國人的悲劇從國共內戰而來,而黃埔當然是重要鬥爭場域。
黃埔鬥爭中,中共表面輸了,實際上卻沒輸,周恩來擔任政治指導,最後很多國民黨軍官器械投共,當然與黃埔教育有關,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台灣的退將,腦袋不清楚,跑到中國紀念黃埔,就可想而知了。

賴總統說,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就在哪裡,客觀來說沒有語病,老蔣把北伐軍事行動演變為從清共到剿匪,把中共逼到延安,卻無法成功,因為蔣經國在莫斯科當人質,加上日軍入侵東北,國共被迫和解,終於留下後患。

歷史總是輪迴,國民黨因為抗日戰爭,清共失敗,後來共產黨企圖滅掉國民黨政府,遭遇韓戰,也沒有成功,一場起源於黃埔軍校的內戰,糾纏一個世紀,到現在還沒有結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