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青藏高原的精靈 藏羚羊每年必走的遷徙路

愛傳媒/ 2024.06.24 00:18

青藏高原的精靈 藏羚羊每年必走的遷徙路

青藏高原的精靈 藏羚羊每年必走的遷徙路

牠是青藏高原最美的寵物——「高原精靈」藏羚羊,有著淡棕褐色的毛色,褐白灰色的臉,體型優美健壯,動作敏捷矯健,棲息地海拔3250~5500公尺,最適應海拔4000公尺左右的平坦地形。這美麗的動物差點進入瀕危名單中,就因為牠們遷徙的習性。

新聞圖片

藏羚羊是跑步的高手,具有其牠羚羊望塵莫及的抗缺氧、耐高寒和擅奔跑的能力。

為了適應居住環境與天性,藏羚羊有種種「特異功能」——有一顆「大心臟」,超過體重的3%;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紅血球,能夠攜帶大量的氧氣;口腔、鼻腔寬大且兩側鼓脹,能夠吸入更多空氣;絨毛結構中空,密密層層地覆蓋在身上,陽光下可以隔熱,暴風雪時可以擋風防寒;能以80公里的平均時速在海拔5000公尺的高原上長距離奔跑,極速可達110公里,是陸地上跑的最快的動物之一。

新聞圖片

藏羚羊沒有固定的小家,活動範圍隨季節變化和食物條件而改變。秋冬季節,䧳性藏羚羊帶著孩子一起覓食生活,雄性羚羊則另外結集成群。寒冬是戀愛的季節,開始與雄性合群而居。這時,雄性的面孔和四肢的前部變黑,俊美異常,牠們會通過激烈的角鬥爭奪我們的歡心,經過約會、親密接近,形成一個臨時家庭,在荒原上互相追逐,盡情嬉戲……

新聞圖片

懷孕之後,藏羚羊把上年出生的寶寶交給雄性保護,自己四處尋找隱蔽的環境活動。直到夏日臨近,產前一月,成千上萬的藏羚羊開始集結,在少數幾只雄性的帶領下,翻山越嶺,踏冰涉水,穿越荒漠,浩浩蕩蕩前往千里之外的「大產房」。

新聞圖片

藏羚羊遷徙之路,來回行程最長可達2000公里。遷徙,從海拔較低的地方,到環境更惡劣的高海拔區域,不為覓食,而為新生。這應該是為了更安靜、更安全。雖然一路凶險艱難。很多地方寸草不生,還要對抗狂風暴雪、猛獸襲擊。但我們始終遵循同樣的時間和路線,年復一年,一往無前……生完寶寶,在嚴寒到來之前,牠們又踏上歸路雖然,雖然只有三分之一能存活,藏羚羊還是一樣固執向前。

新聞圖片

暖和細密的絨毛和遷徙的天性,差點給藏羚羊帶來滅頂之災。40多年前,為奪取牠們的美麗保暖的絨毛製作「沙圖什」(SHAHTOOSH)披肩,獵人潛伏在藏羚羊遷徙的路上,瘋狂地屠殺。1995年,藏羚羊族群大約只剩下50000-75000隻。幸好,經過大力的保育行動,如今,藏羚羊族群僅在西藏境內就已增加到30多萬隻,保護等級也已從「瀕危」轉到「近危」,距「無危」已不遠。

熱門關鍵字:

海拔 精靈 環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