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亞太超馬賽事聯盟率先發行「路跑賽事環境永續標籤」

中央社/ 2024.06.24 10:31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24 10:31:44)由亞太地區超馬和路跑賽事主辦單位共同成立的亞太超馬賽事聯盟為了推展環境永續,決定即日起發行聯盟路跑賽事環境永續標籤。該標籤分金銀銅三級,認證作業內涵是由國立清華大學黃煜教授的國科會補助計畫下發展出來的路跑賽事環境永續檢核機制。不但有助於主辦單位在賽事落實節能減碳,也有助於推展環境永續概念。

路跑賽事環境永續金牌標籤樣式(由AOUA提供)。

日前報載台積電在2021年與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市政府合作,由地方政府盤點規畫適宜土地讓台積電種樹。 根據環境部資料,一公頃林地每年能吸收約十公噸二氧化碳,以台積電總綠化面積十六點三公頃換算,種植廿年後,每年預估能創造一六三公噸的碳匯。然而實務上我們發現花是一場萬人參加的馬拉松賽就會產生上百公噸的碳足跡,故而簡單來說種樹緩不濟急,節流重於開源,也因此賽事籌備單位需要負起責任,環境永續工作不能不立即開始執行。但是如何執行?執行時該做哪些事情?有哪些步驟?有哪些面向該做?這些都在環境永續的檢核表中可以得到資訊。雖然在路跑賽事主辦單位在事後(七成題目事先就可以完成)填寫,但是類似考試領導教學,主辦單位可以在事先研究檢核表內容而去準備,目標就是執行運動永續措施,然後在檢核表中拿到該拿的分數,換言之,關於環境永續,路跑賽事籌辦單位該做的事就在這過程當中徹底執行即可。

基礎版的檢核表內容分三個構面組織參與、節能減碳作為、創新作為。進階版的再加一個碳足跡盤查。組織參與想引導主辦單位在賽事一開始籌備時就要有環境永續概念,設置運動永續小組,來制定政策目標、規劃執行這些環境永續作為。節能減碳作為從採購、運輸、低碳服務、場館設備與布置、飲料與食品、廢棄物處理、能源的使用等執行面自我檢查,第三部分創新作為,例如本會在報名時就有選項,允許報名者把賽會紀念品等值金額捐給漸凍人協會,兼顧環保與慈善公益。運動永續沒有固定公式,鼓勵大家創新作為,把運動永續做得有地方特色或者能發揮組織特點。

該檢核作業從前年(112年)八月就開始草擬認證內容,由台灣四大路跑賽事籌組的路跑賽事永續聯盟成員討論題目內容,再經過各個比賽賽後試填,多次修改題目,讓它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經得起實務考驗的一份自評表,在最後階段由非賽事主辦單位的專家學者做最後客觀的整理,並訂出現階段三個等級得分的標籤系統。參與最後一階段討論的專家學者除黃煜博士之外,還有工研院能源所碳管理總監黃文輝博士、清華大學環文系教授趙芝良教授,經過數次嚴謹的討論之後才定稿。

亞太超馬賽事聯盟(AOUA)本來就有共同推動運動永續的任務,鑒於自評表的論述內容紮實、發展過程兼具理想與現實,籌辦單位必須自行舉證,再經過第三方認證,是客觀的標籤認證,所以率先採用該作業機制,也就是說,賽事單位可以在第三方認證之後,向亞太超馬賽事聯盟申請核發AOUA環境永續標籤(如圖一),由聯盟核發數位標籤,讓籌辦單位可以放在網頁或宣傳文件上。必要時也可以提供紙本標籤給大會存證。這份認證作業有嚴謹的發展過程且完整的論述,更是一份未來可以擴大成其它種類運動賽會使用的指引手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