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啓楷追追追》開弓沒有回頭箭,查弊亦然

優傳媒/ 2024.06.24 09:13

在國會調查權正式生效前,在野黨依然可以透過吹哨者爆料和委員會質詢的許多方式,勤於查證,串連後逼近真相,要求行政機關負起失職的責任,絕對不能寬貸。(圖/取自網路)

 

作者/張啓楷(台灣民眾黨立委)

 

國會改革覆議案雖在上星期五(6/21)經立法院投票否決,但因執政的民進黨預計將由府院黨加上監察院,「四箭齊發」提出釋憲案,把戰線拉長,有媒體因此以「延長賽」來形容朝野的較勁態勢。

 

不過,在運動賽事中,所謂「延長賽」是指競逐勝利的雙方、兩隊戰成平手,必須延長比賽時間,方能決定最後勝負。

 

既然民進黨立院黨團在這次國會改革和覆議案兩次朝野表決中是「二連敗」,本來應無加時再戰的問題。

 

只因在立法程序上,一旦行政院覆議失敗,政府相關機關仍保有向大法官會議提出釋憲的最後機會。所以,綠營也才試圖藉此操作,盼能翻盤,扳回一城。

 

釋憲案在性質上,因此更像是足球賽裡面在正規上下半場各45分鐘,合計踢完90分鐘之後,由裁判多給雙方的「傷停」補時。

 

而大法官,就像是上述足球賽的主裁判,到底要「補時」多久,宛如那眾所矚目,關於國會改革修法做出的釋字第N號解釋,隨後將「速戰速決」或「不慌不忙」的出爐,決定權正是落在本屆大法官身上,就看他們何時吹響「比賽結束」的哨音了!

 

如果真如政壇盛傳,這釋憲時間恐將一拖半年的話,那麼,屆時的政治效應,剛好與藍綠在基層的「宣講」和群眾動員合流,也催化了互相策動罷免對方部分選區立委的攻防殺伐,罷免投票結果勢將牽動各個政黨在國會席次的消長,朝野政治版圖並可能跟著重組。

 

然而,在這段不長不短的「空窗期」,難道在野的國民黨和民眾黨只能空等待、乾著急,而無計可施嗎?當然不是!

 

過去八年的綠色執政,有多少政府施政的決策過程,被輕率的以種種說詞、理由或藉口,宣稱「不能公開」,一次又一次暗藏在不見天日的「黑箱」中?有的甚至必須「封存」三十年。

 

從疫情期間的口罩管控、疫苗和快篩採購,乃至於前總統蔡英文執政後期同樣引發社會非議的進口蛋採購風暴,以及沉疴已久、於今尤烈的太陽能光電弊案……莫不如此。

 

特別是一旦政府宣布組成所謂的「國家隊」,而又對內情諱莫如深,絕口不提時,是否成為官員權貴上下其手的護身符,在在啟人疑竇。

 

即以去(2023)年因中央畜產會專案進口雞蛋爭議為例,在台灣民眾黨立委鍥而不捨的追查下,農業部終於坦承2022年中央畜產會的專案進口雞蛋「可能有一點點問題」,已經送交檢調。

 

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涉弊的公司,正是去年同樣因中央畜產會專案進口雞蛋弊案牽涉其中的「超思」一人公司。

 

農業部與中央畜產會不但拿不出採購合約,謊話連篇,連提供給啓楷和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兩個辦公室的資料,竟然還前後不一,相差多達六百萬顆雞蛋。

 

沒有追查,就無真相。在國會調查權正式生效前,在野黨依然可以透過吹哨者爆料和委員會質詢的許多方式,勤於查證,串連後逼近真相,要求行政機關負起失職的責任,絕對不能寬貸。

 

俗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查弊亦然。在查明真相的路途上,不僅應持之以恆,堅持到底,還須刻不容緩,今天不做,明天就來不及了!唯有站在民眾這邊,看緊納稅人的荷包,省下每一分民脂民膏,才不負選民所託。

 

 

張啓楷,資深媒體人,長達14年服務於余紀忠時代的《中國時報》,之後16年主持多個收視長紅的政論節目:TVBS「2100週末開講」、「八點新聞不一樣」;中天「張啓楷新聞現場」、中視「兩岸新新聞」;年代「新聞追追追」。

專注公共政策、政府總預算與財政,著有《國庫潰堤,解讀政府預算黑盒子》、《搶救國庫,你應該知道政府怎麼用錢》、《搶救你的納稅錢》等書,是許多立委和助理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重要參考書。

《優傳媒》創刊,擔任社長。2024年2月1日起,任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以專業、理性、犀利問政,被媒體稱為「白營新戰神」,第一次總質詢就「電爆」行政院長和經濟部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