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杜絕登革熱! 竹市府啟動環境消毒 高虹安市長提醒市民落實「巡倒清刷」4步驟

中央社/ 2024.06.24 09:4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24 09:43:58)台灣每年夏秋,都是登革熱的好發季,新竹市環保局訂定孳生源清除計畫,透過區公所動員里長與環保志工共同努力,同時落實複式動員檢查方式,以及民眾家戶自我檢查清理、地方環保衛生機關複查及中央環保衛生機關不預警抽查作業,一起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管理工作。環保局表示,今年三區公所執行登革熱防疫工作,除透過村里系統及電子媒體、Line群組、Facebook等,宣導民眾落實居家周圍「巡、倒、清、刷」4大防治行動外,亦積極針對重點區域稽巡查及孳生源改善等工作,期能全力防堵登革熱疫情。

市長高虹安表示,「沒有病媒蚊就沒有登革熱,惟有從源頭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才能杜絕登革熱」。登革熱病媒蚊喜歡在積水處產卵,約1週後就能羽化為成蚊,並成為登革熱病毒傳播媒介。大雨及高溫過後,最適合病媒蚊孳生,提醒民眾務必把握清除孳生源的關鍵期,立即檢查家戶內外的孳生源,尤其是戶外因下雨造成的積水處所,如遮陽帆布、盆栽底盤、菜園儲水桶或廢輪胎等,都是容易被忽略而孳生病媒蚊的地方,一定要在1週以內將積水清除乾淨,才能遏止登革熱病媒蚊的大量孳生,營造幸福友善及健康安心的生活環境。

環保局長江盛任強調,「沒有孑孓,就沒有蚊子;沒有蚊子,就沒有登革熱」,清除家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及環境整頓需要民眾長期配合,才能達到防治登革熱最佳效果,民眾每週只要花10分鐘,即可做好「巡、倒、清、刷」登革熱防治4大步驟,定期「巡」檢住家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應立即將積水「倒」掉,進行周遭環境整理,減少及「清」潔使用的容器;定期「刷」洗,去除斑蚊蟲卵。提醒民眾一起動手清理家園,才能提高環境品質,共同守護自身與家人的健康。

環保局表示,對於登革熱病媒蚊的防治作法是以「清除孳生源為主,環境噴藥為輔」防治為原則,環保局於4月至9月進行竹市122個里消毒工作,每里1年消毒2次,針對易孳生登革熱病媒蚊的公共區域,進行戶外環境用藥噴灑工作,包括草叢、花圃、髒亂點、排水溝等處。今年度第1次消毒已於4月1日開始,截至6月17日已執行96個里的全里消毒,預計於7月中旬完成;第2次消毒預計於8月1日開始執行。

環保局提醒,化學防治只是治標,落實最源頭的「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才是防治登革熱的根本。登革熱防治工作需要民眾共同參與居家環境清理,才能有效防止病媒蚊孳生,杜絕登革熱疫情蔓延,邀請民眾一同加入淨零綠生活的行列,用行動重視環保及節能減碳,同時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3健康福祉及SDG11永續城市,讓竹市成為宜居永續的幸福城市。 環境清消照片。

環境清消照片。

環境清消照片。

環境清消照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