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林克威專欄】繳完稅後的618電商購物節 買氣真的有出來?

匯流新聞網/林 克威 2024.06.24 10:10

【林克威專欄】繳完稅後的618電商購物節 買氣真的有出來? 231

林克威/電商專家

距離上一個母親節檔期才過了一個月,618購物節又來到。這個根據中國電子商務公司「京東」創立日期所舉辦的促銷活動,也是繼阿里巴巴在2009年創造雙11購物節之外,另一個「電商年中慶」。

根據Shopline的統計,今年618從暖身期間開始,流量就有明顯提升,顯示消費者會在節慶前就關注自己有興趣的品項。在銷售方式上,從「預熱活動」、「當日衝刺」,再搭配「返場延燒」來刺激買氣,商家利用不同的檔期規劃來維持買氣和流量,讓618當天的晚上9點至12點,成了買氣的業績最高峰。顯示晚上下班後,才是「拼輸贏」的開始,商家日後不妨在節慶當晚增加促銷活動的強度,多出現在目標客群的「眼前」,才是提高業績的好方法。

至於在銷售上,前三大熱銷品項分別是「服飾與配飾」、「家居用品」及「食品」,而「美容與個人護理」的買氣也比2023年增加38%,和夏日有關的涼感衣物、低熱量有飽足感的保健食品,也都成了銷售黑馬。

天貓淘寶海外台灣總經理劉慧娟則認為,以淘寶的用戶來說,消費者不會特別在大節日囤貨,而是往有折扣的地方跑。淘寶台灣把重心放在跨境購物體驗上,期望緊抓Z世代的消費習慣。而根據淘寶的分析,現在消費者有五大趨勢:

一、愛樂活:重視生活,工作與日常要達成平衡,在乎健康和快樂。

二、精緻窮:消費金額也體現了Z世代的經濟現況,電商購物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比例,佔有40.3%,而1-3萬佔了33%。金額高的部分,一般則以家電類睡物較多。

三、精明買:對價格敏感度極高,Z世代對電商平台沒有品牌忠實度,而是看用卡優惠、平台折扣做消費的決定。

四、效率控:商品選擇多、支援各種支付方式,再搭配快速的物流,才能吸引到Z世代的垂青。

五、圈層化:利用大數據的分析,依照消費習慣、搜尋的關鍵字,來決定推薦怎麼樣的商品給消費者,細分市場才能成功吸引目標客戶。

另外在電商節慶的創始國-中國,又是不一樣的風景。中國的618,被稱為「史上最激烈」的活動,在市場殺成一片紅海,像阿里巴巴的lululemon,服裝提供了50%的折扣,字節跳動和拼多多也是優惠多多,甚至還有廠商打出「無條件退貨」……背後的主因,無非是「消費降級」,畢竟房地產危機正在中國上演,通貨緊縮和不確定的就業前景,都讓消費者抑制消費,折扣不吸引人,寧可把錢包收起來。

根據大陸市調機構賽諾的資料,電商平台的銷售總額比2023年下降7%,為7428億人民幣。而最特別的,莫過於根據易觀國際的資料,從節日的前2周開始,短影音平台抖音的銷售額增加30%、快手科技增加18%,比阿里巴巴的15%和京東的9.5%成長更為明顯,顯示短影音的帶貨能力已經比直播更受歡迎,未來台灣的廠商們也可以思考要如何利用這一個趨勢,提高消費者轉換率。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林克威專欄】AI時代來臨 B2C電商如何數位轉型

【林克威專欄】比顧客更懂顧客 AI運用讓電商行銷更精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責由作者自負】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觀點匯流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