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產業轉型助力高醫培育AI人才 開創智慧醫療新格局

觀傳媒/ 2024.06.21 15:10

(觀傳媒編輯中心)【記者顏淑娟/綜合報導】AI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為智慧醫療的核心,被視為推動醫療質量和效率提升的關鍵。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近年來致力於AI智慧醫療的發展,積極推動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2022年獲得醫策會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因應伴隨而來的AI人才高需求量,高醫與教育科技第一品牌「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攜手合作,系統性的規劃醫療領域AI專業培訓課程,滿足院內AI應用人才需求,也逐步實踐智慧醫療的願景。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林宗憲,同時也為『AI人才培育課程』專案負責人。
(圖/緯育TibaMe提供)

高醫副院長林宗憲指出,初期推動智慧醫療的兩大挑戰分別是「人力短缺」和「精準預測」,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專注於企業人才培訓,重視學習結合實務場景應用,多年來深耕AI領域人才發展,符合高醫對AI人才發展的需求,雙方一拍即合,自2022年合作至今,已完成兩期學員培訓。院方鼓勵有興趣、有想法的同仁可以跨單位、跨職類的參與專案,因此實際報名的學員職類多元,從醫師、護理、醫事與行政人員都有,透過專業的培訓規劃,讓學員可以針對工作情境及痛點選擇專案實作的題目,完訓之後可以真正落地於實際工作場域的應用。

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針對高醫AI人才培訓需求,提出『AI專業實踐三階段培訓』,課程分成三階段進行,由企業愛用的專業級講師手把手引領學員從「創新思考」的實體課程開始,激發創意力;第二階段為OnO (Online and Offline) 培訓模式的Python課程,以線上課程規模化培訓,更彈性的協助不同程度學員透過自主學習對齊基礎能力,再透過線下實作強化基礎及應用能力;第三階段安排機器學習實作課程,由淺入深帶領學員應用於團隊專案中。

▲高醫重視AI專業培訓,特別規劃『AI人才培育課程』專案,由林宗憲副院長領導。
(圖/緯育TibaMe提供)

課程結訓後,學員都給予良好的反饋,除了師資之外,OnO 的培訓模式也深受學員青睞,課程整體滿意度高達89%,學習成果在專案的實際應用,也有很好的成果。第一期的結訓學員當中,專案主題共12組,預計落地9組,截至2024年1月已有7組專案上線。亮眼專案如急診部主治醫師陳祺偉主導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於高風險病人預警系統』,透過AI協助,在臨床資訊不斷輸入至醫療資訊系統時,可以分析病人的急迫性及風險程度,即時對高風險病人提早發出預警,提醒醫護團隊再次評估和治療患者,從而提高急診照護的效率與品質。

高醫深耕智慧醫療領域多年以來,把AI當成最佳助手,不但解決醫護人力問題、降低出錯率,同時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對於AI人才未來展望,高醫秉持著建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文化,透過各種方式鼓勵員工參與AI學習,包括提供良好的課程環境、師資,院方也會亟力支持團隊專案直至落地,安排輔導專家、AI工程師、資訊工程師的協作和資金等全面支援,也會表揚優秀同仁。同樣負責『AI人才培育課程』專案的體系智能醫療推動辦公室李沁璟執行秘書補充說明道,「上課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同仁能真正做出一個落地的成果、看到他們的想法被實踐,這樣的成就感才是他們最在乎的。」

談到為何選擇與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合作,身為『AI人才培育課程』專案負責人的林副院長表示,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在AI領域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專業師資團隊和完善的後勤支持服務,得以提供給學員專業、實用且前瞻性的AI培訓課程。未來,雙方將持續合作,不斷改進和完善AI培訓課程,以滿足高醫對於AI人才不斷增長的需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