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專文〉「六四」是共同的記憶與集結號 ——全球聯網紀念「六四」35周年視頻會議紀實

銳傳媒/特別報導 2024.06.21 06:49

 

田牧(整理與編輯)

每年都有「六四」紀念,這是中國永遠的苦難日、國殤日,是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傷痛和夢魘,這是當代中國人書寫的中國夢、中國魂的起點,中國夢,就是民主夢;中國魂,就是自由魂。在「六四」35周年之際,與會者雖然遙隔萬水千山,但通過視頻網絡,聚集在一起,紀念與緬懷35年前悲慘、血腥的苦難日。

為什麽我們每年舉行這一莊重、肅穆與神聖的祭奠?所有專家、學者、朋友的與會演講,無非歸納為幾個方面:

一、起到警鐘長鳴之目的,不斷警示中國社會,決不重現「六四」血案的悲劇;
二、召喚全體國人警醒,結束中共一黨專制統治,人人有責,只有建立憲政民主體制,才能從根本上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三、融入人類現代文明,與自由民主世界無縫接軌,和平與發展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共同建設公正、自由、人權的民主世界是人類共同的目標與方向。
四、為了實現中國憲政民主,為了台灣、香港、西藏、維吾爾、南蒙古、宗教等自由民主事業,群策群力、獻計獻策,結束中共專制政權,攜手合作!
全球聯網紀念「六四」35周年視頻會議由歐洲之聲社長、國際筆會和平委員會副主席廖天琪、「六四」學運領袖李恒青共同主持。

廖天琪引言:勿忘「六四」世界相聚

首先歡迎世界各地的友人們參加今天「六四」35週年的紀念會。我是會議主持人廖天琪。會議安排在今日,因為明天6月4號,世界各地的民主人士都活躍忙碌地參與組織所在地的各種紀念活動而無法分身。

回想當年天安門和全國人民所提出的訴求:反官倒、反貪腐,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社會公正、政治改革等,至今都沒有實現。習近平政權比以往任何中共領導都更為蠻橫、傲慢、兇殘,政治犯被關押、甚至迫害致死;西藏、南蒙古的文化滅絕政策、新疆維吾爾的再教育營令人髮指。

對民主台灣的全面實戰演習是對全世界和平的挑戰。

回想數年前,香港維園數十萬人參與的六四燭光紀念,令人感動嚮往。而今當年的組織者盡皆下獄,香港一片沈寂。至於當年的慘案發生地,北京天安門,今天更是在一種令人窒息的沈靜中,只有警察民兵在緊張地巡邏。朋友們,中共的罪行早已記錄在案,載入史冊,它必將受到歷史的審判。

今天有20多位發言人,時間不多。在YouTube上的觀眾若有話想說,可以在留言區留言,歐洲之聲編輯部將酌情整理發表。

永遠紀念與緬懷「六四」死難者

德國知名人權牧師、德國職業高校教師羅蘭德·庫納(Roland Kühne)誦讀聖經,為「六四」死難者祈禱。

親愛的兄弟姊妹們,我們祈願一個更公平、更和平、因此更民主的世界,緬懷1989年6月3日至4日晚上被暴力剝奪生命的人們,他們大多是對自由、民主和更為開放的中國持期望與願景的青年男女,他們期盼這個國家的人民在未來有自由生活和言論自由,為此而犧牲個人,他們甚至以絕食方式來訴諸請願……。這些無名英雄,對中國國家領導階層的專制人士構成了威脅,屠殺就在夜間發生了——恐怖往往發生在夜間,因為它要避開在白天曝光。

讓我們想想那些被殺害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那個天安門母親群體,她們試圖梳理大屠殺,卻因此承受了國家對她們身心加諸的壓力,我們默哀……。
我們也緬懷當今其他國家中,那些僅僅為了民主、性別平等、宗教自由和人權而奮鬥、卻遭受迫害、酷刑和謀殺的人們,我們默哀……

我想用達格·哈馬紹(Dag Hammarskjöld)日記中的文字,來結束我們的追思,這位瑞典外交官、作家於 1953 年擔任聯合國第二任秘書長,1961 年在前往停火談判的途中墮機身亡,獲追贈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你,高於我們
你,作為我們中的一員,
你,也在——
我們之中;
每個人都能看到你──包括我,
我為你鋪平道路,
我感恩自身經歷的一切,也不會忘記他人的苦難。
讓我沈浸在你的愛裡,
如你所願,別人也在我的愛心之中。
願我的一切都來榮耀你,願我永不迷失。
因為我在你的手中,
那力量和善良在握的地方。
我代表那些受虐待剝削的人感謝你們的尊重!
原文為德文, 廖天琪中譯

魏京生:「六四」開啟了國際政治新格局

[caption id="attachment_65891" align="alignnone" width="800"] 魏京生在美國國會「六四屠殺35周年——繼續為中國的人權與民主而抗爭」新聞發布會上講話。黃慈萍提供[/caption]

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主席魏京生演講:

今天大家來紀念天安門民主運動三十五周年。為什麽要紀念那一場運動呢?首先是因為1989年的那場運動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在那之前大部分人還是相信共產黨,以為可以和中國共產黨協商改革走向民主自由。但是鄧小平用屠殺驚醒了人民,告訴人民共產黨的實質就是獨裁專制,不惜用殺人來維護他們一小撮人的壓迫和剝削。現在已經沒有人相信共產黨了,包括共產黨員。

第二點就是那場運動和民主墻運動一樣,不僅僅是中國人的運動。它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很多國家,最終導致了蘇聯解體和東歐國家變天。它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促進了共產黨陣營的解體。

感謝朋友們一起來紀念在那場運動中犧牲的英雄們!感謝組織活動的朋友們!也感謝來參加和關注這次紀念活動的所有朋友們!

謝志偉:人民有權堅持「六四」初衷

[caption id="attachment_65892" align="alignnone" width="1033"] 謝志偉大使與德國高級中學學生在一起。謝志偉臉書截屏[/caption]

台灣駐德國謝志偉代表,長期以來與中國民運站在一起,他的演講再次激發與鼓勵各民族自由、民主朋友團結一致,合作共贏。他的演講如下:

這是一個很具有莊嚴、關鍵意義的聚會,所以我之前有跟永忠說:無論如何我一定趕回來,我剛才是從國會那邊趕回來的。

這兩天我與幾個德國國會議員碰了面,也包括前天晚上,有一個國會議員,也是我的朋友,他到新加坡去參加香格里拉對話會議,他便從那邊、半夜四點鐘傳給我董軍(中國國防部長)的發言。我想前面應該也有人談到了這個話題。

我的重點是說,台灣不孤單,這是令我非常安慰的。德國不分黨派的議員,剛剛說到的從香格里拉傳給我訊息的那一位國會議員、還有我剛剛去見了面的國會議員們,他們都很關注台灣的命運。大家也可以想像,他們同樣也關注中國民運、中國的民主前途,因為其中的核心與關鍵是:我們具有相同的價值觀、相同的信仰,還有對於自由民主的堅持。

我今天與各位簡單談一個話題,在「六四」35周年的前夕,我想用一個字來作為一個引子,這個字就是我們最近這些年來常常在用的一個單詞,叫做resilient,中文翻譯成韌性。這個詞原本的意思:re-cilient是spring back,就是跳回去的意思,它本來的意思應該比如說像橡皮筋,橡皮筋被拉開,你鬆掉以後它沒有斷掉,仍舊恢復原狀,所以這條橡皮筋是有韌性的。我用這個概念,來看中國在一九八九年六四之後到今天,整個中國的民運人士,整個世界各國,包括台灣、包括德國、包括加拿大、包括法國,我們大家都在想辦法,讓這條被撕扯的橡皮筋恢復原狀。我們也同時希望讓「六四」那天晚上一直到今天,它所發生過的事情,不要讓它被壓扁,不要讓它被埋沒,而是讓它恢復到原狀去。這就是我每次想到韌性這個概念時的想法。我們與中國共產黨事實上是在拔河,它努力地要把「六四」這件事情的記憶銷毀、拉扯、變形到消失,而我們努力地要恢復當年的原狀,我們要讓這個記憶在不被扭曲的情況之下,永遠保持它的韌性。所以作為台灣的代表,我一直認為,「六四」天安門的那些英雄們、很多是無名英雄,還有他們的父母親們、他們的親人在接下來的那些年,一直到今天現在,我們始終與他們站在一起,攜手共進!

今天晚上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之後,在我們台灣駐德代表處會播放最新的一部紀錄片:是《幸彤在監獄裡》,即香港的鄒幸彤。我們如果把中國對於人權、對於民主的打壓從「六四」到今天,它沒有斷掉,它也很有韌性,只是它是一種惡魔的韌性,它的任性在於用槍桿、監視、控制、威脅、恐嚇的脅迫下,不屈不撓,所以等同於是兩個各具韌性的物質,我們是對自由民主的信仰與堅持,中國共產黨是對於暴力、武力的迷信,所以在世人面前所展示的台灣的氣勢,一定要比中共要長久、要持續。

我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剛剛建元也有說了,台灣的自由民主、台灣的燈塔,它所發射的光芒,猶如是在隧道盡頭所發射出來的光輝,不是只為台灣人,它是為整個中國人,為整個香港人、西藏人、維吾爾族人、南蒙族人,所有受中國共產黨所迫害的人們,同樣可以沐浴到自由民主的照射與潤澤,所以這一個跳回原狀維持的韌性,賦予了堅如磐石的性格力量。也就是不要讓「六四」天安門所發生的這些事情,從人類的記憶裡面磨滅。

在此我再講一下,台灣的存在是非常關鍵的,台灣到目前為止,展現了它的堅強與韌性,可我也不得有點憂心忡忡地說:台灣受到內外的交相煎熬,因為時間關係我就不多講了,大家只要看在花蓮大地震的時候,台灣最大在野黨黨團的總召,帶著十幾位在野黨的國會議員到中國去,與他們說三道四,就是董軍所講的。這個中國國防部長在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議上講了23分鐘,我從頭聽到尾,聽完以後,只有一個很令我憤慨,中國共產黨把所有追求自由民主、捍衛自由民主的力量稱為藏獨、台獨、港獨、維吾爾獨,這種誣蔑自由民主的聲音,這種打壓自由民主的力量,正在整個中國共產黨控制的情況下發生。所以不僅僅是香港、不僅是中國、還有在海峽另外一邊的台灣,我借此也謝謝各位,我知道在過去的這些年,中國民運人士、藏族、維吾爾族、香港、南蒙古等朋友們,你們對台灣所發出來的聲音,讓台灣這個自由民主的燈塔保持原狀,讓它的燈塔不會被破壞,讓它的電池維持電力,一起為整個華人社會發光發亮,這個韌性我覺得在「六四」天安門35周年的前夕,我來提出這樣的呼籲,同時對各位表示感謝!

包瑞翰:「六四」是人類共同的記憶

[caption id="attachment_65899" align="alignnone" width="686"] 歐洲議員萊茵哈德·比蒂科夫在歐洲議會上演講。YouTube截屏[/caption]

德國綠黨政治家、前共同主席,歐洲議會議員、外交事務委員會和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成員萊茵哈德·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中文名包瑞翰的發言:
非常感謝你們!從柏林向所有參與者致以問候!當我們回憶35年前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事情時,我們不僅回想起那些為了追求自由、幸福和人權而付出一切努力的民主人士,其中許多人甚至獻出了生命。我從柏林向所有與會者致以問候。我們也體認到,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追求的目標,是在大陸境外和中國邊境之外,制造與天安門事件相同的極權主義鎮壓。

因此,為了保留這寶貴記憶的火焰,我們也應當積極行動起來,抵制中共目前的政策。我的意思是,例如香港有 47 名民主黨人正在接受審判,而6名民主黨人前些天也受到控訴。因為他們被指控,試圖維護天安門事件的記憶。

我還想到了台灣問題,在最近的香格里拉對話論壇上,中國國防部長就台灣問題發表了有史以來、中國代表在該論壇上發表過的最激進的對抗性演講。我認為,中國與俄羅斯普丁等其他極權政府結盟,他們可以繼續進行種族滅絕的侵略戰爭。

我還想到,中國當局在中國境外實施的跨國境壓迫。所有這些不僅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而且還必須激勵我們建立強大的民主聯盟,以捍衛我們在這裡所持有的價值觀,以及35年前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們所持有的價值觀。
演講為英文,廖天琪翻譯

紀念「六四」為了聯合縱橫反抗專制

[caption id="attachment_65894" align="alignnone" width="688"] 藏人行政中央駐台灣代表巴瓦・格桑堅參在演講。歐洲之聲提供[/caption]

藏人行政中央駐台灣代表巴瓦·格桑堅參的演講:
「六四」對中國人,乃至對所有人來,是最值得紀念的一天。因為35年前的今天,全球最大、最不自由的中國首都北京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天安門大屠殺」事件,而烽火燎原的起因,僅僅只是因為當時的大學生們表達了追求自由、民主訴求而已!

非常感謝主辦方這麽多年來堅持不懈地舉辦紀念「六四」大屠殺網絡會議,使我們這些不同族群卻同樣遭受中共苦難的人、以及正在遭受中共脅迫的群體有一個共同的平台,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對「六四」死難者來講是一個心靈的慰藉,對遭受苦難者來講是一個情感的宣泄。

我們欣慰地看到參與網絡懇談的人越來越多元化,參與的規模越來越大。也有很多西方政要、學者的積極參與。這都要歸功於主辦方艱辛的耕耘及用心的聯絡,不管是前台主持人廖天琪女士及李恆清先生、或者是後台的場控潘永忠先生及所有籌備人員,你們艱辛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首肯,在此向你們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關於六四議題,該講的都已經講過了,今天我想著重提三點:

一、六四精神不能被遺忘

最希望人們忘記「六四大屠殺」事件的是誰?答案不言而明,肯定是實施屠殺的中共當局,他們一直在歪曲、誤導六四事件,將其定義為反革命動亂、暴亂,甚至想把那場追求自由民主的偉大運動,在人們的記憶深處完全消除掉。因此,我們每年都需要紀念這一天,回顧這一重大事件,讓這一紀念日在全球開花,重塑記憶,使正義與邪惡的分水嶺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裡。

二、消除恐懼,勇敢地站出來

誰最恐懼人們紀念六四?誰在六四前後如臨大敵?答案不言而明,肯定是實施屠殺的中共當局。如果我們身在自由世界,卻心生畏懼,保持不想「惹事」、不敢「惹事」的心態而明哲保身,怎麼能對得起六四英烈們呢!因此,生活在自由世界的我們,必須繼承六四精神,為使廣大渴望自由的中國人能夠呼吸新鮮自由的民主空氣,這一天我們都要勇敢地站出來,舉辦大型遊行活動,走到各自所在國的中共大使館前發出震天動地的吼聲,直至中國實現民主自由的那天!

三、我們要聯合縱橫,共同對外

中共善於利用分化瓦解的策略,離間各族群間、甚至各民運團體之間的團結合作關係。他們以「五毒合流」——也就是藏獨、台獨、疆獨、港獨、蒙獨合流分裂中國這樣的宣傳方式,欺騙廣大的中國民眾,製造族群間的對立仇恨,以致很多中國的民運團體在接觸這些議題時也變得小心翼翼,有些甚至不敢碰觸這些議題。既然中共懼怕我們之間的團結協作關係,我們就應該在充分尊重各族群各自訴求的同時,爭取中國實現民主化這一共同議題上,表現出各自的格局和高度,形成廣大的共同對付中共這一專制政權的統一戰線,發出我們共同的聲音,這尤為重要!

世界逐漸形成共識:「六四」屬於整個人類

著名理論家、北京之春雜誌社名譽總編胡平的發言:
「六四」過去35年了。每年六四,我們海外的朋友們都要在一起聚會,表達對中共暴政的抗議,表達對「六四」死難者的哀思,表達對自由民主的信念。因為直到今天,在中國大陸還不能公開地舉行這樣的紀念活動,我們不僅僅是為我們自己,同時也是替國內千千萬萬的民眾,表達我們共同的哀思,共同的抗議,共同的信念。

中共執政七十多年的歷史,就是鎮壓人民的一部罪惡史。「六四」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甚至還不是最殘暴最血腥的一次。只因為它發生在舉世聞名的天安門廣場,發生在全世界人民的眾目睽睽之下,因此它就成為一個符號。我們紀念「六四」,不僅僅是悼念35年前倒在長安街上的英靈,而且也是悼念七十多年來死於中共暴政下的無數冤魂,我們抗議的不僅僅是「六四」那一場血腥屠殺,而且也是抗議七十多年來中共對人民的殘酷鎮壓,我們要求的不僅僅是平反「六四」,而且是要徹底結束一黨專政,確保基本人權,實現自由民主。

「六四」不但屬於中國,而且還屬於世界。「六四」發生在舉世矚目的天安門廣場,借助於現代傳媒,全世界人民都如同身臨其境,見證了那場殘暴的屠殺。我們紀念「六四」,不但是為了呼喚和激發中國人民的道義良知,也是為了呼喚和激發全世界人民的道義良知。中國是個大國,中國的問題不只是中國的問題,而且也是世界的問題。只要中國還處在共產暴政之下,世界的自由民主就不能不受到嚴重的威脅;中國沒有自由民主,世界就沒有和平與安寧。

回顧30幾年前,國際共產陣營土崩瓦解,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強,自由民主力量取得人類有史以來最輝煌的巨大勝利。然而就在短短的30幾年里,我們目睹整個世界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驚人的逆轉,極權專制的中國的崛起,對自由民主普世價值構成了最嚴峻的挑戰。今天的世界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但世界也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驚覺、更清醒,更加認識到中共政權的嚴重危害。今天,我們紀念「六四」,就是要繼續高揚自由民主的旗幟,和全世界一切珍視普世價值的人們一道,投入結束中共專制制度的終極之戰。

霍夫斯特德:從「六四」慘案考察中共今日的殘酷政情

德國中國問題專家克利斯朵夫·穆勒-霍夫斯特德(Christoph Müller-Hofstede)的演講:
親愛的同事們,親愛的天琪,感謝你們邀請我參加這次匯聚了數千名民運人士和中國反對派代表的重要會議。我非常榮幸能夠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演講者一起來到這裡。我是一名漢學家和政治學家,三十多年來一直活躍在民主教育領域。
女士們,先生們,1989年6月3日至4日,是天安門廣場大屠殺35週年。中國軍隊對來自中國各地的數千名老少和平抗議者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殘酷鎮壓,有數百甚至數千人死亡。

三十多年來:中國禁止公開哀悼罹難者或討論 1989 年春夏事件。
對 1989 年 6 月 4 日的引用均被政府網絡審查防火牆封鎖、過濾或刪除。因此,在德國和其他地方保持對這一罪行的記憶更為重要:維持流亡紀念文化在歷史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回顧卡廷事件、對波蘭精英軍官的大規模屠殺,對智利或對南非獨裁政權罪行的清算。在這些案件中,罪行也是在幾十年後才處理完畢。

因此,大屠殺罹難者家屬在鎮壓35週年之際寫信給習近平主席,呼籲官方清算這場流血事件,這是正確且重要的。我相信,這些信件雖然目前尚未得到答覆,但將成為未來更民主中國的歷史書中的文件。

毫無疑問,中國和俄羅斯都不會出現權力平衡的快速轉變。儘管存在分歧,兩個世界大國都在必要時試圖透過武力改變當前自由國際秩序的現狀。

然而,同樣可以肯定的是,在習近平看似不可撼動的獨裁統治表象之下,中國人近年來對經濟停滯和政治鎮壓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 2022 年底的「白紙運動」以及上海學者的非正式信息都表明了這一點,對他們來說,政治鎮壓,特別是在教育領域,與 1989 年以來一樣嚴重。制度的統一性和凝聚力必然會影響中國企業家的創新和成長能力。

鑑於國際大動盪,政治民主教育面臨重大挑戰:一方面,認識自己的弱點很重要。一般來說,民主國家傾向綏靖政策,但也傾向高估自己的實力。他們常常意識不到自己的弱點。

因此,西方社會確實需要從軟實力時代轉向韌性時代。與烏克蘭一樣,台灣肯定會成為韌性的考驗。正如最近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和德國的討論中所討論的那樣,牢固確立諸如軍事威懾和保證等核心思想和術語,至關重要。

防止台灣戰爭給全世界帶來災難性後果的一切努力,都必須巧妙地結合威懾和保證:威懾必須可靠地證明發生襲擊時的高風險和損失;保證涉及與盟友和夥伴建立信任和信心。它向盟友保證,在發生侵略時,合作夥伴將提供援助,促進聯盟和夥伴關係內部的穩定,並阻止承認聯盟和聯盟的聯合力量和以及意志的潛在侵略者。

我相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明智地執行這樣的戰略。美國在這方面顯然處於領先地位。同時,我們不應放棄在雙邊和多邊層面與中國重建信任與合作的目標:東亞和全球層面的零和博弈無法解決雙邊或多邊問題。

總之,我相信就德國和歐洲對中國(和東亞)的戰略問題和利益,進行全國性的討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
預祝會議成功並取得豐碩成果。
原文為英文,廖天琪中譯

否定歷史等於故意篡改歷史

[caption id="attachment_65900" align="alignnone" width="760"] 德國受脅迫民族協會負責人賈斯納·考維克。YouTube截屏[/caption]

德國受脅迫民族協會負責人賈斯納·考維克(Jasna Causevic)演講:
我們的國際人權組織 、受脅迫民族協會 GfbV / STP 致力於結束對受壓迫少數群體的歧視、迫害、驅逐和種族滅絕。我們記錄和宣傳侵犯人權的行為,並譴責肇事者。這就是習近平等獨裁者所擔心的,他們無法忍受可能危及國際關係和貿易流動的批評。

35 年來,中國專制政權一直試圖阻止公眾對 1989 年 6 月 4 日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發生的死亡事件,進行承認和哀悼。

當一個國家對其人民實施暴力行為時,這不僅僅是有關國家的內部事務。保護責任是一項國際準則,體現了結束最惡劣形式的暴力和迫害的全球政治承諾。GfbV / STP 認為,國際社會有責任譴責、制止和起訴導致天安門大屠殺等罪行的獨裁鎮壓。

在國際社會缺乏有效行動的情況下,紀念大屠殺和為受害者伸張正義的沈重負擔,就落在了倖存者和死者家屬身上,和人權運動人士一起。在中國國內,面對官方的否認,哀悼的家人只能繼續紀念死者,維護真相和正義。我們特別向以丁子霖為首的天安門母親們致敬,她們從未放棄「為死者辯護」的職責。

我們在其他地方看到了相似之處,例如,阿根廷五月廣場母親們的工作以及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Srebrenica斯雷布雷尼察母親們的工作。在過去的一周裡,我們感到振奮的是,斯雷布雷尼察婦女為反對本國否認種族滅絕而採取行動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聯合國大會決定承認 7 月 11 日,即種族滅絕開始週年紀念日。種族滅絕,作為反思和紀念日。

她們(斯雷布雷尼察婦女)在國內外得到了支持。但在中國,卻被禁止。
2024 年是大屠殺 35 週年,國際社會承認有責任支持這些脆弱的聲音,維護我們自己民主社會所依賴的基本原則和價值觀,就像它們依賴於我們的經濟和社會一樣,進行政治往來。

今年,至少有一位母親創始人張先玲在家中受到嚴密監視,其他 1989 年的活動人士也因涉嫌發表「煽動性」帖子而被捕。在到來的敏感日期,國際社會必須大聲疾呼並利用其影響力堅持要求,必須停止對維護基本人權的個人的迫害。
GfbV / STP敦促所有民主國家,譴責中國政府鎮壓其公民和否認歷史,並堅持尊重與大屠殺有關的已知事實。

聯合國會員國應努力確保大屠殺的紀念,包括正式紀念活動,以防止篡改歷史,導致未來此類罪行重演。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應訪問中國,調查整體人權狀況,並報告調查結果。
歐洲聯盟應敦促其成員國和民間社會,組織緬懷和紀念大屠殺的受害者。
作為與中國政府持續對話的一部分,歐盟和德國政府應解決國際資訊流動受阻的問題,並確保個人與官方機構、學術機構和民間社會組織之間交流的安全。
原文為英文,廖天琪中譯

結束中共獨裁暴政舍我其誰

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秘書長黃慈萍的發言:
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寫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意即:即便楚國僅剩下幾戶人家,仍然能滅掉秦國。以表述弱小的被壓迫者戰勝強大霸主的決心和勇氣。我想,中國民運必須具備這樣的信心與氣魄,結束中共獨裁暴政,舍我其誰。

現在是美國加州6月3日淩晨5點多。過去兩天,我已經參加了兩次紀念「六四」屠殺35周年的活動。一次是6月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中共駐美大使館前舉行的「六四」紀念活動。我們在那裏年年舉辦「六四」紀念活動,已經35周年了。今年的活動也很好,有上百人參加。

華盛頓的活動結束後,我立刻飛到加州,參加了昨天6月2日在自由雕塑公園舉行的「六四」紀念活動,及為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碑揭幕的儀式。有好幾百人參加,也讓我非常感動。因為我們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紀念,更是為了結束中共暴政,推動中國的變革。

中國正面臨一個變局。中國未來何去何從,將與我們大眾的呼籲與推動有關。記得十幾年前,我們也曾遇到困境。我們舉辦的「六四」紀念活動,可謂只有小貓兩三只,參加人數最少時,只有十二個人。但我們還是有決心:「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我們現在已經不是三戶了,光參加活動的就有好幾百人,更多的人還會參加進來,會積極支持。尤其是現在,紀念「六四」,譴責中共暴行,已不僅僅與大陸人民息息相關,也與世界和平尤其是台灣人民及東南亞地區的人民息息相關。因為大家都開始明白,大家都受到中共的威脅。我們必須站立起來,反抗中共的暴政,進而把中國改造成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而非威脅世界的和平。

回顧當年並與今天相比較,最讓我感慨的是大眾的覺醒,尤其是對中共反人性及其暴行與危害的認識。如果說1989年時許多老百姓對中共還抱有幻想,跪著造反,甚至擔心沒有中共,天下就會大亂的話,那麽如今的中國人民已認清中共獨裁暴政的本質,明白中共正是百姓受迫害、天下大亂之源。過去兩天我參加64紀念活動,最讓我感動的是,每次都有人高喊口號:「打倒共產黨!共產黨下台!」並得到大眾的響應,民眾一起喊出這個口號,這是心聲,是期望與動力。而35年前的10月1日,當我們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遊行時,我也領頭喊出了這些口號,卻沒有人敢響應,並在之後受到了不少人的批評。這種批評延續多年,也是一些人不來參加「六四」紀念的理由,聲稱那是「反共」行為。

很高興看到今天世界各地的朋友又聚到一起,大家都挺身站出來,勇敢發聲。這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六四」被屠殺的受害者,也是認清中共並與之決裂的表白,是為了共同爭取並打拼出一個更好的未來——中國的民主自由與世界的和平昌盛!

世界驚醒重新面對中國專制政權

[caption id="attachment_65895" align="alignnone" width="706"] 著名漢學家、作家瑪麗•侯志明。YouTube截屏[/caption]

著名漢學家、作家瑪麗•侯志明的演講:
今年對中國的評價,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姿態都有了明顯的變化。比方說在巴黎,我們這幾年每次找個地方紀念「六四」,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因為沒有很合適的地方,就必須每次在外面申請市政府的許可,而且這個許可非常有限,你只能那一天從幾點到幾點活動,到了點你們得趕快走,不允許在那兒聊天時間太長。但是今年我申請市政府的幫助,他們很快就給我們找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地方,是一個圖書館里面的電影院,可以進行討論、可以放紀錄片,有麥克風、有電視,什麽都有。所以我認為,今年我們的會議是比較成功的,大家都很高興。我們放了一部電影,介紹35年前國內的人怎麽跑到香港去,他們面臨的困難、面臨的危險。

大多數的領事館都沒有幫助他們出國,好像只有法國領事館接受他們、歡迎他們到法國來。所以這一段時間是我們法國的榮譽,我見到了那些有名的知識分子像嚴家祺、萬潤南、蔡崇國等等,他們都在這部影片里,影片介紹了他們過去的經驗。但是我也可以說,今年的氣氛又是非常沈重,因為我們放了很多照片,就是現在還在坐牢的那些異議人士,包括丁子霖女士,丁子霖當然不在坐牢,但是跟外面的世界、跟我們完全沒有聯繫,我們沒有辦法給她打電話,我不知道她現在是不是繼續住在無錫。但是我們知道天安門母親原來是二百多人,現在只剩一百二十個人。

「六四」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了35年,35年來人們一直在申請中國政府承認它的罪行以及賠償巨大的損失,有那麽多媽媽失去了兒子,那麽多妻子失去了她們的丈夫,丈夫失去他們的夫人等等,但是到現在都沒有結果,所以這35年的奮鬥還沒到底。他們雖然是最痛苦的人,但是他們不放棄,如果他們不放棄,我們也不能放棄。

所以我非常感謝廖天琪和潘永忠,每年組織大家一起舉行這樣的紀念會議,讓我們大家一起紀念和一起分析現在的狀況。我覺得法國的氣氛變了,一直以來好像法國官方基本上是考慮跟中國怎麽簽合同、怎麽去賺錢、怎麽去賣我們的工廠、買他們的產品等等,但是現在就比較小心了,也理解了我們。法國政府必須有一個比較清楚的回答,告訴中國政府,我們不能接受它們對中國人、西藏人、維族人、台灣人等等的非常暴力的態度,這個變化我是非常的歡迎。但是也有另一個變化,就是直到現在,我們那些六四天安門的支持者和紀念者,都有一種失落感。我們每年都紀念六四,然後每年差不多說同樣的話,但也沒有什麽很明顯的結果。

所以一方面很高興跟老朋友見面,但是另一方面在問自己,我們在這兒做這些有什麽用?當然是告訴其他的人,你們不能忘記,告訴年輕人,那時候都發生了什麽?今年來了一批新的年輕民主奮鬥者,他們都屬於白紙革命的年輕人。我們放了他們的一些訪問視頻,我認為非常有意思,因為他們雖然沒有參加「六四」運動,但是他們也有一部分「六四」運動的那種希望,他們也希望中國可以快一點改變。他們知道他們要什麽,他們要民主、要平等、要自由等等。但是他們說,我們是「六四」的繼承者,也不是「六四」的人,我們有所不同。一方面他們年輕,另一方面他們說,「六四」的時候很多人都團結起來,都站在天安門廣場,在一起討論、一起做夢、一起抗議,我們的白紙革命,到了馬路上,到了我們大學那兒,帶著一張一張白紙,我們又沒有口號,又不能團結起來,因為現在你如果跟別人一起組織起來,那你馬上被判刑,而且判很重的刑。所以他們說現在在中國,社會好像是完全分散的,不可以團結起來,困難比過去可能更大,但是他們的決心跟過去的民運人士是一樣強大的。所以這就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希望,就是說有的人會想,現在中國人都被洗腦、洗得乾乾凈凈,但是這一代又沒有完全被洗腦,又繼續要民主、要自由、要奮鬥,這個是給我們帶來的最大的、最清楚的希望。

公民社會運動是民主轉型的基礎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李酉潭演講:
我這些天在歐洲,首先參加了荷蘭所舉辦的流亡中或者離散中香港人的活動,然後再拜訪了一些民運老朋友,我也在巴黎見到了嚴家祺先生,感到特別高興。我現在就在法國、意大利邊境上參加這次視頻會議。

這幾天台灣剛結束「青鳥行動」,台灣的學生與教授、群眾站出來,抗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國會擴權行動,讓我想到公民社會運動在民主化過程中的重要角色。

我回顧了「六四」天安門事件,這是一個悲劇,這個悲劇背後缺乏兩項社會因素,第一個,中國當時經濟發展還沒有開始,所以民主化條件不成熟;第二個條件更重要,缺少民主化的政治領導。當時鄧小平政策已經失敗,這樣的血腥鎮壓,讓「六四」天安門事件有機會成為中國民主化轉型的契機被斬斷了。相反卻激化與催化了東歐的民主化、世界一批國家的民主化轉型,台灣的民主化轉型也是這一時期。1990年台灣學生集會是「野百合學運」,抗議老國大代表擴權,而且不願下台,阻礙台灣民主化轉型,李登輝接見了學生代表,所以再一次印證政治領導在民主化過程中,政治人物的關鍵性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不管一個國家民主化的客觀條件多麽成熟,如果政治領導沒有走向民主化的心理素養和定理,那麽這個國家的民主化程序終究很難完成。

同樣政情,我們來看香港,香港的「反送中」最後被中共鎮壓下去,用所謂的《國安法》,摧毀了香港的民主法制制度,剝奪了香港人的自由與人權,造成了香港社會的沈淪。香港的抗爭運動並不是香港政府可以自行解決的,背後是北京在遙控,造成了香港的公民社會運動失敗,原因世人皆知,是中共的專制統治,香港人無法透過公民社會運動力量,來實現香港真正的民主政治體制。

反觀台灣,因為公民社會運動的這種和平行動,使得李登輝能夠提供公民正義力量,來推動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很多人都講蔣經國的貢獻,蔣經國有很大的貢獻,但蔣經國任內,台灣人民無法透過選票,來讓任何政黨下台。李登輝推動了民主化,這個運動就是「野百合學運」。現在「野百合學運」的這那些人,正在台灣主導政治,現在的民進黨政府。馬英九執政時期發生了「太陽花」學運,那時候是為了抗議立法院3分鐘就要通過「服貿協議」,沒有經過充分的協調。馬英九當時並沒有動用軍警力量,去破壞學生運動,而是讓這樣的社會運動和平解決,三十萬人、五十萬人站出來和平解決。我居然還能上課,而且我感受到那種高水準、高品質,五十萬人集合示威遊行,而且在半個小時之內,沒有留下垃圾。

公民社會運動在一個國家,台北民主轉型以前,它需要借助政治領導跟經濟發展,各種民主化條件成熟,而在民主轉型以後,台灣1996年已經確立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民主國家。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當時我們就讓「太陽花學運」、公民社會力量來節制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甚至媒體權的力量,由選舉來定奪,也就是「太陽花協議」之後,有2014年的選舉,還有2016的總統跟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也因此第一次在國會過半數。在它取得第三輪以後,國民黨加上民眾黨在立法院多數想要擴權,人民又站出來,第二次的「太陽花學運」,取名叫「青鳥行動」,更可貴的是四天和平結束。而且國民黨在十萬人集會的時候,它照樣通過這樣一個不得民心、啟動程序沒有經過充分討論、而且程序有很多問題的法律,後面還有非常多的機制可以解決,公民社會運動在台灣可以展現出一個成熟的力量。

我非常高興地提出來給大家參考,未來中國民主化以後,公民社會運動一直都會扮演重要角色,這個過程中如何進退有序,這個成熟穩健的公民社會運動幫助一個國家民主變遷,這是中國人現在就可以去好好思考的。我們民主運動不是只有建立一個憲政民主制度而已,包括公民社會運動可以發揮的力量,比如台灣的經驗正可以提供給未來的中國和平民主化參考,我相信如果再有一次類似「六四」天安門運動,中共政權一定垮台,要麽和平變遷,要麽中國政權被推翻。所以看似中國民主化遙遙無期,但是也許就在明天、也許就在明年、也許很快。但是中國人,不管海外的中國民主運動人士、或者學者、或者中國大陸的人民,都應好好去思考,民主政制、民主化過程是非常艱難的過程,包括公民社會運動,如何有理有節、能夠節制、能夠進退有序的來發動,這是一個社會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通過天安門的這個大屠殺,對東歐民主化、民主運動的影響,我在這邊提出來,將台灣的經驗提供給所有中國人參考。

戰勝專制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責任

藏人行政中央外交與新聞部西藏之頁主編蔣揚次仁的演講:
紮西德勒!今天,我們再次聚集在一起,共同緬懷「六四」35周年。雖然我們身處世界的不同地方,但我們都心繫著那段被歲月凝固的歷史,都為逝去的生命默哀,都在追求著真相和正義。

作為一名藏人,我深知壓迫和迫害的痛苦。我們的民族,正在經歷殘酷統治和壓制,我的同胞也在抗爭中失去了生命,甚至被迫流離失所。我們深知,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權的道路是艱難曲折的,我們也深信,正義終將戰勝暴虐,民主終將戰勝專制。

35年前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道傷痕,是人類尊嚴和自由的悲劇。但即使時間流逝,我們也不會忘記。我們將永遠銘記那些為自由、民主而獻出生命的勇士們。我們將永遠堅守對真相的追求,並且呼籲國際社會繼續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況,促使中國政府正視歷史,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在此,我想說藏人將永遠與中國人民、南蒙古、東突厥斯坦、香港、台灣人民站在一起,我們都一樣,都在經歷著中共的獨裁和肆無忌憚地干擾。因此,我們的團結和合作,是抵抗中共暴政、爭取民主自由的關鍵。只有當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對抗暴政時,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銘記歷史,緬懷逝去的生命,共同呼籲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況,促使中共政府正視歷史,追究罪責。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為建設一個自由、民主、公正的中國而奮鬥!
反抗武統的第一反擊:炸毀三峽大壩

水利專家王維洛博士的演講:

從香格里拉會議上傳來的信息來看,習近平要武統台灣變得越來越迫切。武統台灣必須是突然襲擊,必須是閃電戰,必須在三天之內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如果武統台灣的時間延長到二十天,那麽垮台的將是中共政權。中共要武統台灣,事前必須將三峽水庫的水放完。按照最近剛剛被判無期徒刑的三峽少帥曹廣晶透露的消息,事前放水的時間需要5天,而且是大流量放水。三峽水庫提前放水就暴露了中共突然襲擊的時間,讓台灣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準備,導致習近平武統台灣毫無勝算。

川普最近在一場美國總統競選募款活動中表示,如果中國在他任內入侵台灣,他會轟炸北京作為回應。這是自1969年中蘇珍寶島戰爭以來北京受到的第二次轟炸威脅。那麽轟炸北京的目標在哪里?看一下當年林彪元帥的反應。他站在一幅地圖前指出北京的三個水庫:密雲、官廳和懷柔水庫將是蘇軍轟炸的第一目標,特別是密雲水庫。1969年9月30日林彪親自去密雲水庫進行了考察。密雲大壩始建於1958年大躍進年代,1960年投入運行,之後多次擴建、加固、去險。水庫面積180平方公里,庫容40億立方米,俯瞰整個北京城,最高蓄水位比北京高程高出100米,而且距離北京市區僅13公里,一旦被炸,整個北京就會被瞬間吞噬。為了防止蘇聯對北京采取軍事行動,林彪借此提出了「炸掉密雲水庫,保衛北京」的建議,說「與其被動看著別人炸,不如自己先炸,還能留有轉移的時間」。炸掉密雲水庫的計劃後改為放光水庫的水,讓蘇軍炸了也白炸。中共政府將密雲水庫的水放光後,華北地區持續大旱。加上1976年唐山地震,密雲水庫又一次放水以保安全。於是有了北京乃至華北平原大旱十年的情景,中共政府實施大量開采深層地下水的所謂救命措施,導致如今北京乃至華北平原的地面大沈降。

當中共的第一顆彈道飛彈射向台灣時,台灣方面做出的反應就是:在同一時間,台灣的飛彈也會飛向中國大陸,飛向福建、浙江,飛向北京、上海,飛向長三角,飛向三峽大壩。如果說中共的第一發飛彈是瞄準台灣總統府的話,那麽台灣的第一發飛彈的目標是朝著三峽大壩而去,朝著北京密雲水庫而去,朝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丹江口水庫和1400公路長的人工天河而去,朝著要一體化的長江三角洲去……。

未來中國在於民間

[caption id="attachment_65897" align="alignnone" width="760"]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漢學教授林培瑞。YouTube截屏[/caption]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漢學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發言:
我們現在回顧三十五周年「六四」的經驗,大家當然都問很多關於將來的問題、過去的問題,有一個問題,我們每年面臨的是我們從那個經驗得到了什麽教訓?這個話題很大,我只限於一兩句我自己的觀感。我最近編了一本劉曉波傳記,講曉波對「六四」的教訓是什麽?總的來說,它從改革中國要從下往上,還是從上往下的方向進行努力?因為八十年代要是回顧的話,中國的異議人士、或者反對派、或者不管怎麽說,總有一種希望能夠說服上面,共產黨的高級領導從上往下去改革社會。從魏京生民主墻提出「第五個現代化」,是一個例子。為什麽叫「第五個現代化」?因為鄧小平已經提出了「四個現代化」,所以我配合鄧小平的概念,去加一個第五個現代化。

整個八十年代當中,很多中國知識分子往上看,領導層里頭有沒有能夠寄予希望的一個人,有胡耀邦、趙紫陽、田紀雲和胡啟立,我們在下面支持他們,就是說希望通過他們能夠進行改革。一直到六四的時候。因為民主運動裡一個主要的要求是對話,但對話的排名是什麽呢?我通過你上面,希望你幫我們從上往下去進行改革。但是曉波在九十年代、尤其是2000年網絡進入中國社會的時候,整個改了一個方向,從下往上更有力。第一因為上面沒有人了,趙紫陽被捕,田紀雲、胡啟立也看不到,你想通過上面去聯繫,你沒有人,你反正做不到,可是下面有很多意見。

所以2000年以後,公民運動的時候,他的一個方法,就是到社會里頭去,發現社會上老百姓有什麽問題、有什麽願望,通過網絡去把它公布到其他的聽眾里裡頭,然後從下往上進行改革,最有代表性的一個早期例子是孫志剛運動。孫志剛本來是一個事件,在廣州發生的事件,上了網以後,很多人支持,支持到共產黨沒辦法,只能應付,最後中國收容遣送改革法的原則法律不能不改,有許多別的例子我不一一例舉了,總的來說是一個從下往上的過程。曉波最後一本書的名字叫「未來的自由中國在於民間」,我覺得這很有道理,民間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價值觀並沒變,而日常生活的價值觀跟共產黨的那些從上往下灌輸的那些價值觀是很不同的。你想想吧,老百姓有多少早上起床的時候馬上想,達賴喇嘛是個賣國賊,或者我很希望法輪功被消滅呀,沒有。老百姓起來的時候想的是自己的家庭有飯吃、有房子住、孩子能不能上學、醫療有沒有這種日常生活的價值觀。

每一次中國共產黨哪怕多少年去壓制下面的社會,它也沒有消滅日常生活的價值觀。我最後讀幾句我那本劉曉波傳記的書中、我的好朋友,跟曉波也算一輩子的好朋友伍大志,在我們的書編完之後,他寫了這麽一段話,我把它翻譯成英文印在書里……。

勿忘「六四」拓展中國民主力量

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主席王冠儒發言: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裏,紀念「六四」35周年。35年前的那個夏天,無數勇敢的中國青年走上街頭,為自由、民主和人權而吶喊。他們用青春和熱血喚醒了整個民族的良知,書寫了歷史上光輝的篇章。盡管35年過去了,他們的精神依舊激勵著我們每一個追求正義與自由的中國人。然而,我們必須面對現實:中國的極權體制和獨裁統治依然存在,自由、民主和人權仍然受限。香港的自由法制遭到破壞,台灣的安全受到威脅,西藏和新疆的人權狀況令人堪憂。中國人民渴望的憲政民主和基本自由依然遙不可及。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唯有結束一黨專制,中國才能迎來真正的自由和希望。

在過去35年裏,無數海內外的中國民運人士堅持不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他們的堅持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讓我們相信,改變是可能的,未來自由民主的目標是可以抵達的。我們大家的目標是明確的:結束一黨專制,建立一個真正民主、自由、法治的中國。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更不能放棄未來。香港的自由、台灣的安全、西藏和新疆的人權問題,都在提醒我們,專制體制帶給百姓的苦難與壓迫仍在持續。我們要團結一致,堅定信念,為實現中國的憲政民主而不懈努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命運不僅關乎中國人民,也影響著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喚醒更多人的覺悟,爭取更多的支持。2024年是全球民運第五次集結在網絡,我們將堅持每年舉辦「六四」紀念活動,展示我們的決心與毅力。「六四精神」是我們的信仰,是我們的力量源泉,讓我們共同團結合作,共同努力,迎來一個自由、民主的新中國!

「六四」鼓舞了東德的民主運動

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長平的發言:
讓我從一個小故事開始。2011年11月的一天,我和幾位中國學者拜訪了德國勃蘭登堡州調查民主德國專制遺留問題辦公室。負責專員Ulrike Poppe女士給我們介紹了一張照片。她允許我從牆上拍下這張照片。我用它作為今天的ZOOM背景圖片。我希望你們能看到它。

[caption id="attachment_65902" align="alignnone" width="506"] 「KRENZ XIAOPING?-NEIN danke 」圖-網路截屏[/caption]

照片上一位婦女舉著一個橫幅,橫幅上寫著「KRENZ XIAOPING?-NEIN danke 」,意思是當時的東德領導人埃貢-克倫茨休想效仿鄧小平血腥鎮壓抗議活動。Poppe女士和我們訪問過的許多其他德國專家告訴我們,中國學生和人民在「六四」運動中表現出的巨大勇氣和堅定決心鼓勵了東德人的抵抗運動,直到五個月後柏林牆倒塌,成為冷戰結束的象徵。

柏林牆倒塌 35 年後,我看到德國正在準備舉行無數的紀念活動或者展覽項目。但令我失望的是,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項活動或項目提到六四運動以及中國政府在六四之後修建的更加龐大的牆。

是的,曾經把柏林分為東西兩部分的那堵牆在 35 年前倒塌了。但是,將世界分為中國和境外,將人類分為人和中國人,將世界文化分為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甚至試圖將世界政治格局重新劃分為東方和西方的那堵牆依然存在,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信息「防火牆」。

在今天的中國,不僅有關六四鎮壓的信息仍然高度敏感,而且由於缺乏信息和言論自由,中共的宣傳機器嚴重歪曲和醜化了全球民主抗議運動和世界人權。

讓我們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包括六四鎮壓受害者在內,中國大多數政治犯都因言獲罪。他們可能被判犯有各種莫須有的罪行,但他們所做的只是——表達異議。
一方面,中國政治空間異常狹窄,人們幾乎沒有可能從事言論之外的異議活動;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言論是一切的開端。獨裁者往往比其他人更能體察到言論的巨大威力。

因此,在六四 35 周年之際,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媒體從業者和專家,在記者無疆界組織的支持下,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準備,成立了一個促進中國信息自由的組織——「圓桌19」,並發表中國知情權原則聲明。

我們聲明,知情權為中國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一黨專制政府對資訊的自由流動施加惡意影響,可靠資訊的缺乏危及中國未來。我們承諾以各種方式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眾沖破一黨專制政府設置的重重阻礙,促進獲取獨立資訊。

我們尤其要敦促國際社會採取各種方式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眾的資訊權。
1963 年 6 月,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在柏林發表演講時說:「我是柏林人(Ich bin ein Berliner)」;1987 年 6 月,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在柏林牆前發表演講時說:「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這堵牆!(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今天,我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大聲疾呼:「我們是中國人!習近平先生,推倒這堵牆!」

由不可分割,倘一人為奴隸,則舉世無自由(Freedom is indivisible, and when one man is enslaved, all are not free)。
請大家支持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https://8964museum.com/
請大家支持圓桌-19的官方網站。https://www.circle19.org/zh-tw/index-3/。

當下中國青年追尋「六四」血案真相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陳立群發言:
我們這幾天在加州參加自由雕塑公園舉行的共產主義戰士紀念碑揭幕儀式。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下面有1600多個骷髏頭,上面是一個鐮刀斧頭共產主義標誌的共產黨的一個雕像,上面滴著血,非常的震撼。昨天慈萍說有兩百多人參加,我剛剛跟陳維健核實了一下,竟然有近千人。去年五百多人的時候,還沒有這麽震撼,今年來的人特別多。今年有一個非常的現象,就是出現了非常多的年輕人,而且我見到了幾個在大學學歷史的年輕人,他們正在一個一個地拜訪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問他們:你們當年有沒有參加那場運動?你當時是不是親歷者、受到迫害?他們正在收集、搶救這一段歷史。

[caption id="attachment_65903" align="alignnone" width="653"] 美國加州自由雕塑公園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YouTube截屏[/caption]

剛才林培瑞教授提到了他寫的關於劉曉波的一本書,劉曉波說過:忘記罪惡歷史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我看到很多年輕人出來講話,並且有很多年輕人出來表演,他們現在紀念「六四」的形式跟我們以前紀念「六四」的形式突然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很多年輕人開始想要了解這段歷史,紀錄這一段歷史的願望非常強烈。我同時也是紐約「六四」紀念館里的執委,已經有整整一年時間,每隔一個禮拜天,我會去六四紀念館做義工。我在做義工的過程中,也接觸到非常多的年輕人、非常多的香港人,他們來到紀念館看展出,有些人對那段歷史感到非常震驚。我也遇到了好幾位學歷史的年輕人,他們來向我征求說,誰能做一些口述歷史?他們要記錄這一段。我還見到一些年輕人在拍紀錄片,並且采訪一些六四的親歷者。我願意把這些信息在會上跟大家分享,那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我們不能遺忘歷史,遺忘歷史就沒有未來。

結語:紀念「六四」開啟新的征程

1989年的「六四」開啟了中國夢、中國魂的起點,這是永遠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希冀與動力,今年舉行紀念「六四」,是為了從根本上擺脫千年鐵鎖的「家天下」與「黨天下」,得以步入開明陽光的「民天下」,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努力,去奮鬥,去實踐,憧憬與實現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熱門關鍵字:

專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