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Mary Kay Inc.介紹護膚發展和使用運算工具辨識皮膚敏感性的新發現

中央社/ 2024.06.21 15:58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21 15:58:11)達拉斯--(美國商業資訊)--全球護膚創新領域的領導者Mary Kay Inc.最近公布了兩項突破性研究的成果:其一是可減少污染和老化對人體皮膚明顯影響的抗氧化療法;第二項研究成果的重點是應用運算工具準確預測各種化妝品成分的安全性以及人體皮膚的潛在反應。Mary Kay的科學家在德州達拉斯舉行的2024年研究性皮膚病學會(SID)會議上分享了這些研究成果。Mary Kay是此次活動的銀級贊助商。 本新聞稿包含多媒體資訊。完整新聞稿請見此: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620166262/zh-HK/

Mary Kay產品與科學創新長Lucy Gildea博士表示:「Mary Kay科學家引領護膚研究潮流,我們很高興能與更廣泛的科學界分享我們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研究性皮膚病學會的持續合作彰顯了Mary Kay致力於推動護膚科學發展的決心。透過保持合作,公司堅定不移地致力於在皮膚病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最終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護膚解決方案。

SID計畫、傳播和發展長Rebecca Minnillo博士表示:「Mary Kay長期致力於研發工作,這與研究性皮膚病學會的目標完全一致。雙方的長期合作關係使我們能夠探索皮膚科學的新尖端領域,讓我們更快實現突破,從而改變皮膚護理和治療方案。」

自2016年以來,Mary Kay透過多項學術合作展開了關於空氣污染對皮膚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由白藜蘆醇、煙醯胺和寡肽-1組成的抗氧化劑混合物能夠保護天然皮膚表面脂質免受顆粒物(PM)和紫外線輻射單獨或共同造成的氧化損傷。此外,研究還發現這種混合物能防止藍光誘導的自由基形成,這顯示它具有減輕多種環境壓力對皮膚造成的有害影響的潛力。

此外,Mary Kay還利用運算毒理學工具強化對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成分的安全性評估。這種創新方法包括使用先進的運算方法在早期階段預測成分的安全性和潛在毒性,從而顯著減少對大量實驗室測試的需求。虛擬篩選可以對化合物進行早期篩選,確保只有安全的成分才能進入開發流程。這種方法不僅節省了時間和資源,而且符合道德和監管標準。透過整合這些先進的工具,Mary Kay強調了其利用尖端技術進行產品開發的承諾,確保為消費者提供最高標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Mary Kay的Gildea博士還在SID上主持了主題為「洞察污染對皮膚健康的影響:最近發現和新視角」專家研討會,這場引人入勝的小組討論會匯聚了皮膚病學和分子生物學不同領域的專家,成員包括Leibniz環境醫學研究所組長Thomas Haarmann-Stemmann博士,他討論了環境溫度升高與皮膚老化之間的聯絡。凱斯西儲大學皮膚病學副教授Elma Baron博士強調了局部抗氧化劑在減輕氧化應激和改善皮膚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助理教授Hong Sun博士深入探討了暴露在環境壓力下的皮膚細胞的分子變化,展示了抗氧化劑治療在逆轉與紫外線和污染暴露引起的皮膚損傷相關的基因表達變化方面的功效。

Mary Kay在2024 SID會議上提供的贊助和發表的研究成果是Mary Kay的最新努力,體現了該品牌強化推進皮膚健康和美妝領域研發工作的長期承諾。 Mary Kay在全球擁有1600多項產品、技術和包裝設計專利,將繼續引領護膚創新。

關於Mary Kay 過去、現在、永恆。Mary Kay Ash女士是打破傳統偏見的早期風雲人物之一,她於1963年在德州創立了她的夢想美妝品牌,其唯一目標就是:豐富女性的生活。這個夢想現已發展壯大成為一家在超過35個國家擁有數百萬獨立銷售人員的全球性公司。60年來,借助Mary Kay提供的機會,眾多女性能夠透過教育、指導、宣傳和創新來決定自己的未來。Mary Kay堅持投資於美妝基礎科學,並生產最先進的護膚品、彩妝、營養補充品和香水。Mary Kay秉承為子孫後代保護地球的信念,致力於保護受癌症和家庭暴力影響的女性,並鼓勵年輕人追求自己的夢想。有關更多資訊,請造訪marykayglobal.com,並透過Facebook、Instagram和LinkedIn或Twitter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請前往 businesswire.com 瀏覽源版本: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620166262/zh-HK/

CONTACT: Mary Kay Inc.企業傳播部 marykay.com/newsroom 972.687.5332或[email protected]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