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乳癌早期發現治療 醫:5年存活率可達90%

台灣好新聞/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2024.06.21 14:57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新聞圖片


國健署統計乳癌是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一名且位列台灣癌症死亡率第四名,112年死因統計顯示有2,972名女性死於乳癌,110年癌登資料顯示,診斷乳癌個案為15,448人,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7歲,約每34分鐘就有1人罹患乳癌,且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未滿50歲的年輕型乳癌患者約佔32%,「遺傳」則是罹患乳癌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林恬安說,在醫藥及科技的蓬勃發展之下,乳癌的藥物治療已有長足的進步,但手術仍是治療乳癌最重要的一環,傳統乳房切除手術需移除所有乳腺組織併大範圍皮膚及乳頭乳暈,傷口大約10~15公分且橫亙在胸部正前方,且需觀察兩年沒有局部或全身復發的情況,才會進行乳房重建手術。

林恬安醫師指出,藉由內視鏡或達文西手術輔助,可讓傷口隱藏在腋下,縮小至約4~5公分,不只減低術後疼痛感、隱藏疤痕、術後復原速原也較快,另可配合立即性或階段性重建,在乳房全切除的情況之下,同時保有乳房的自然外觀,也不會影響腫瘤局部復發率跟全身性轉移率,但重建後的乳房觸感較為遲鈍,也無法哺乳。

林恬安醫師提醒國健署提供45~69歲及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定期檢查可減少30%的晚期乳癌發生率,並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若民眾發現乳頭出現異樣分泌物、乳房有腫塊不會疼痛、兩側大小或形狀不對襯、皮膚紅腫或潰爛或局部或全面性凹陷,建議立即就醫,早期發現乳癌對治療成功率至關重要,乳癌5年存活率更可達90%以上。

林恬安醫師說,45歲的婷婷近日發現右側乳房有一腫塊,觸摸時不會疼痛,就診後安排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影像顯示異常便立即進行病理組織切片,經確診為乳房惡性腫瘤且有多處病兆,醫師建議乳房全切除手術,但婷婷不想留下長疤跟失去象徵女性的乳房,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選擇單孔微創達文西乳頭保留全切除及立即性乳房重建手術,既能維持乳房外觀,傷口也比傳統手術小,同時降低術後疼痛感,恢復也較為快速。

更多新聞推薦

準備規劃明年出遊行程 政院公布2025年行事曆 3天以上連假有6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