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全台車禍死亡1/4是「高齡機車族」 忽略三力恐變馬路三寶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4.06.20 07:17

全台車禍死亡1/4是「高齡機車族」 忽略三力恐變馬路三寶 21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酒駕」之外,台灣道路上同樣要命的還有「高齡駕駛」!根據統計,2023年全台道路事故死亡人數達3023人,其中有接近四分之一(約703人)為高齡機車騎士,成為最主要的死傷族群。成功大學研究團體提醒,高齡長者應強化「肌力、平衡力、敏捷力」三力,才能減少高齡騎士的交通風險。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高齡駕駛的交通安全事故也不斷攀升,根據道安資訊網最新資料,全台65歲以上長者,涉及交通事故的死傷人數,已經從自2011年的28292人,上升到2023年的73031人,成長驚人。

成功大學公共衛生學科暨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李中一指出,以2023年為例,高齡機車騎士是主要的死傷族群,占所有高齡者涉及交通事故的死傷人數7成以上。

其實為了維護高齡長者自身及其他用路人的交通安全,國內自2017年開始推動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規定75歲以上汽機車駕駛人應每3年換照1次、須通過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體檢標準及認知功能測驗始可換發駕照。

李中一說,但因為高齡長者的教育程度落差,使考照與換照困難,而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與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合作,委由成功大學團隊推動的「高齡長者內在健康力與駕駛機動車輛安全性提升」計畫就發現,透過運動處方與數位APP,可以增進長者的體力與社會互動,以維持75歲換照所需的身體機能。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陳郁婷表示,截至2022年底,約5成高齡人口持有機車駕照,又以南部、東部、離島及偏鄉地區的高齡機車人口比例,顯著高於北部及城市區域。不過,高齡機車騎士往往因身體機能及反應能力退化,成為道安傷亡最嚴重的族群之一。研究團隊就是利用台灣首個結合多元專業、針對本土交通情境所設計的小班級系列活動課程,來減少高齡騎士的交通風險。

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教授林麗娟指出,計畫是希望透過線上提醒、線下實作的方式提升社區中高齡者的肌力、平衡、心肺耐力等內在健康力,利用運動APP結合健走、騎車、健身等各類運動模式,讓高齡者以社群揪團相互激勵,也藉由可以線上進行遠距運動教學,制定個人化的運動處方,強化高齡長者的肌力、平衡力、敏捷力。

林麗娟說,此計畫目前在台南市有將近150名高齡者參與,經過第一階段訓練後,參加者的肱二頭肌肌耐力、下肢肌耐力、平衡等功能性能力,與先前相比提升20%,在上肢的肩膀活動度更提升92%;這對於長者在騎車時不論是控制龍頭的穩定度、身體平衡感或反應能力等身體功能都能變得更好,有助於騎乘機車與行走及用路人的安全。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保改革首發雙箭 衛福部長:明年不漲民眾保費、一年內讓醫界滿意點值

衛福部長「沒坐過博愛座」 定調一定不廢除!學日本改名、擴大對象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