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夯劇Rebecca罹乳癌引共鳴!翻轉三陰性乳癌,國際標準治療新曙光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4.06.20 14:43

台灣夯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主角之一的40歲單身粉領族Rebecca,在忙碌的工作中突然被宣告罹患乳癌,一夕之間面臨生活、事業和愛情的巨變,寫實劇情引發廣大女性共鳴。在台灣,平均每34分鐘就有1人罹患乳癌。醫師表示,在各種乳癌亞型中,三陰性乳癌存活率較差、復發較早、容易轉移至肺腦等器官,因此常被形容為「最惡乳癌」。

夯劇Rebecca罹乳癌引共鳴!翻轉三陰性乳癌,國際標準治療新曙光

三陰性乳癌約佔所有乳癌的10~15%,常好發於40歲前,癌細胞分化常呈高惡度性,易有淋巴結轉移。三陰性乳癌預後差、復發比較早,以及存活率較低,所以有「最惡乳癌」之稱,特別需注意的是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定義:腫瘤僅介於1~2公分且合併淋巴轉移,腫瘤大於2公分,不論淋巴是否轉移。確診早期三陰性乳癌恐面臨復發危險,若三陰性乳癌病友復發且進展至晚期,3個月內死亡率約佔75%。

為了降低三陰性乳癌第二次復發病變,最新國際指引(NCCN)道選治療之一為免疫藥物搭配化療,特別是免疫治療「389」(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前免疫化療組合8次、術後免疫治療9次)防復發,受到矚目。醫師呼籲,健保應加速趕上歐美治療指引,及早提供給早期病人合適的術前與術後免疫藥物輔助治療選擇,期盼能幫助預防復發、持續追求夢想。

年輕型早期乳癌病友的困擾:1低2高3難

罹患三陰性乳癌病友,經常面臨「1低2高3難」的煩惱,也就是經濟基礎較低,無法及早接受較佳較完整的治療,因此可能陷入較高的復發與轉移風險之中,生活、事業與愛情困難受衝擊。

33歲的粉領族陳小姐,兩年前洗澡時意外摸到右胸有異物感,就醫檢查後初步評估為0.5公分纖維囊腫,持續追蹤不到半年,竟檢查確診為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腫瘤4.2公分,整整大了8倍,走向抗癌之路,於抗癌初期先用健保傳統化療,但成效不如預期,所幸有保險支持,在醫師建議下,術前增加自費使用免疫藥物,手術時腫瘤明顯縮小至2.2公分,術後持續使用免疫藥物。她強調,如果一開始就使用免疫藥物,手術腫瘤可能縮得更小,抗癌路上也少些折磨。

台灣乳癌死亡率未明顯下降,降低台灣乳癌死亡率3大關鍵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1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觀察國內主要癌別如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和乳癌的標準化死亡率比較,乳癌是唯一仍上升者,值得關注。

對此,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表示,相較於歐美乳癌死亡率自30多年前出現下降趨勢,台灣乳癌死亡率卻未明顯下降,可能原因之一與藥物有關,國內乳癌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用藥,健保給付仍未跟上歐美醫學會的治療建議。因此,若要降低乳癌死亡率,除了篩檢發現早期乳癌,提供可能合適的治療選項、健保給付加速接軌國際治療指引,也都是關鍵之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劉良智教授表示,三陰性乳癌手術後1-3年是復發高峰期,為了預防復發,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過去僅有化療可用,治療面臨瓶頸。特別是腫瘤介於1-2公分且合併淋巴轉移、或是腫瘤大於2公分的「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復發風險高,亟需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突破早期三陰性乳癌困境,免疫治療輔助防復發

陳守棟理事長指出,早期三陰性乳癌通常不適合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除了化療,目前僅有免疫治療可用。要幫助減少復發風險、增加存活率,應把握術前及術後輔助治療的黃金時間。術前輔助治療不但有助於減少手術切除乳房與腋下淋巴的範圍,透過病理完全緩解率(pCR,即病理上已找不到癌細胞)數值「算命」,評估預後和藥物反應,做為後續「改運」、加強術後輔助治療的參考。

劉良智教授進一步說明,術後輔助治療的作用是盡可能消除手術後仍殘存的癌細胞,維持疾病不惡化、預防復發,提升整體存活期。最新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術前併用免疫治療搭配化療,術後持續用免疫藥物鞏固治療,預防疾病復發,追求更多控制病情的可能。

他曾收治1名36歲個案,跟陳小姐年齡相近,確診為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後上網爬文,對「預後差、惡性高」等描述感到恐懼,但也發現免疫治療可能有翻轉惡疾的可能,就醫後便遵從醫囑,接受免疫藥物的術前術後輔助治療,迄今超過2年維持穩定不復發。

健保守護癌友,盼早期三陰性乳癌不漏接

癌症希望基金會蘇連瓔執行長表示,民國110年統計顯示,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萬5千名乳癌病友,約8成確診時為早期乳癌,感謝健保已給付多種荷爾蒙受體陽性與HER2受體陽性的乳癌用藥,幫助許多癌友的疾病獲得控制,達到乳癌十年不復發的目標;遺憾的是對於早期三陰性乳癌的病友而言,目前僅有化療納入健保給付,期待能接軌國際治療指引,幫助這群癌友爭取更多可能延續生命的機會,實踐自己家庭與工作等人生計畫的目標。

突破早期三陰性乳癌困境,免疫治療輔助防復發。

突破早期三陰性乳癌困境,免疫治療輔助防復發。

👉推薦閱讀: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易復發!免疫治療搭配化療新趨勢,穩控獲新生

👉推薦閱讀:乳癌不只遺傳,小心7大乳癌風險!掌握早期發現乳癌的關鍵

【延伸閱讀】

乾癬性關節炎害關節紅熱腫痛!莊可鈞中醫師:按3大穴位、喝清熱解毒茶飲舒緩

三叉神經痛要人命!李政憲醫師:必知5大成因,新型療法免開刀

昏昏欲睡,竟是早餐吃錯蛋白質?趙函穎營養師揭:蛋白質攝取3大NG行為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9/943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