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警「3號令」15日生效,17日便爆發中國海警船與菲律賓運補船海上衝突。事態急遽升高引起美、英及部分歐洲國家高度關切,紛紛發聲譴責中國無視國際法的危險行為。與此同時,我國外交部遲至19日深夜才發出新聞稿,簡短呼籲中菲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紛爭。儘管我國也是南海主權爭議的諸多聲索國之一,在中菲衝突中,外交系統卻刻意區隔出「非涉我國」的態度。
而在外交系統看似平靜的反應背後,國安高層則研判,中方極可能對台灣複製與菲律賓的衝突模式,因此仿傚菲律賓採取「透明化」外交攻勢,保持與相關國家一致對抗中國灰色地帶脅迫的立場,同時關注主要國家動向,確保未來若聲索國及國際社會針對南海情勢採取聯合行動時,我方不至被完全排除在外。
中國藉3號令擴權滋事 國安憂台海成南海翻版
不久前中國發佈「海警局第3號令」,依2021年《海警法》制定的《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明定自今年6月15日起,中國海警機構在其認定的管轄海域,可登檢扣押涉嫌違反其出入境管理規定的外國籍船舶與人員,消息公佈後,立即引發各國高度關注。
中國發佈「海警局第3號令」,依2021年《海警法》制定的《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海警機構在管轄海域可登船查扣違規的外國籍船舶與人員。(擷自央視、微博)鑑於近年來中國經常性在台海侵擾我國,如今又藉「3號令」在南海滋事,立即讓我國國安高層心內「警鈴」大作,迅速協調外交部在「3號令」生效前一日發表公開聲明,示警中國此舉升高區域緊張情勢,衝擊國際商、漁船舶航行安全,明顯有違相關國際法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規範,破壞區域和平穩定。
中國海警經常性在台海騷擾我國船隻,甚至登船搜索。(讀者提供)中強行登菲艦釀衝突 歐美譴責台反應疑慢半拍
果然一如國安高層所料,15日「3號令」生效後,17日便爆發中國海警船與菲律賓補給船在南海仁愛暗沙附近海域爆發衝撞事件,中國依「3號令」強行登上菲艦,菲方軍事人員受傷,衝突急遽升高。
中國海警與菲律賓海軍在南海爆發衝突,中國事後稱是菲國挑起衝突。(取自微博)【#中国海警登检菲律宾船只画面公布】登船检查现场来了!6月17日,菲律宾再次非法闯入我仁爱礁邻近海域,并且蓄意制造碰撞事件。中国海警首次对菲运补船只进行登临检查,当时的情形是怎么样的?来看现场画面。#中国海警首次登检菲律宾运补船只 https://t.co/itHyhlRDHm pic.twitter.com/wGYGfduF1R
— 热点齐评 (@qiuxi001) June 19, 2024
面對中菲相互指控,美方接連在17、18日兩度公開譴責中國行為,並強調美方有義務在南海保衛防禦條約的盟友。日本也準備在7月8日與菲律賓舉行外長與防長「2+2會談」時,與菲國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RAA)。而遠在歐洲的英國也於19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中國海警的危險行動,並指責中國強行登上菲艦的非法行為「罔顧國際法」,令人極為擔憂。
中菲多次在南海發生衝突。圖為菲國海岸防衛隊艦艇在南海遭中國海警船以水砲攻擊。(美聯社)相較之下,同為中國灰色地帶脅迫行為受害國,且是南海主權聲索國之一的台灣,外交部卻對中菲衝突的反應顯得慢半拍。直至19日深夜,我國外交部才發出新聞稿,呼籲中菲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紛爭,勿使用武力,以避免加劇區域緊張情勢。從表態的時間落差和內容看來,頗有對中菲衝突劃出「非涉我」界線的意味。
國安早有預警提前表態 再與國際同步譴中
然而據相關高層透露,面對近來中國持續在台海及南海採取灰色地帶脅迫行為,在「3號令」生效前,我國安高層已有所警覺,並著手進行外交準備。關鍵動作就是14日發表聲明,一方面譴責中方作法,更重要的是表達我國將確保外國籍船舶與人員安全通過我國所管轄海域,並將持續與區域友盟及理念相近國家合作的立場,展現我國做為「負責任區域成員」的立場。
隨著「3號令」生效後隨即發生衝突,國安高層考量「菲律賓發生的事,台灣也可能發生」的風險不能排除的情況下,我國必須向國際社會及國人提出明確的立場和說法,做為面臨狀況時的行為基礎,因此在19日深夜跟進主要國家作法,表達與國際一致的公開立場。
#China’s dangerous actions against #Philippines🇵🇭 vessels & personnel have maliciously raised regional tensions. #Taiwan🇹🇼 condemns violence, opposes attempts to forcefully alter the status quo & calls for peaceful dispute resolution & respect for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https://t.co/Ktx2wOkvJY
—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 (Taiwan) 🇹🇼 (@MOFA_Taiwan) June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