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明道中學國際志工服務動人故事 深耕泰北邊境進行牙醫義診

互傳媒/ 2024.06.19 15:17
▲參加泰北服務學習團的呂昕,現在已是執業牙醫。今年,他再次跟隨團隊回到泰北進行牙醫義診,並帶領明道中學學弟妹擔任牙助與衛教志工。(明道中學提供)

【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暑假即將來到,明道中學率先啟動國際志工教育旅行,持續堅持16年的「泰北服務學習團」,於6月15日出發,為期18天,但帶回來的能量與感動,可以維持一輩子,且多年來已在同學們心中種下善的種子,如今持續發芽茁壯,許多志工在進入社會工作後,依然維持服務的精神,甚至再次回到泰北帶領傳承。

▲呂昕表示,在泰北當地若要看牙科,通常需要排隊一至兩個月,而台灣的牙醫服務非常發達。因此,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回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明道中學提供)▲呂昕表示,在泰北當地若要看牙科,通常需要排隊一至兩個月,而台灣的牙醫服務非常發達。因此,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回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明道中學提供)

「以生命影響生命,以生命感動生命」,這是明道中學多年來推動服務學習的精神。例如:11年前(2013年)參加泰北服務學習團的呂昕,現在已是執業牙醫。今年,他再次跟隨團隊回到泰北進行牙醫義診,並帶領學弟妹擔任牙助與衛教志工。呂昕說,如果不是當年到泰北,他今天不會成為牙醫師,泰北之行播下了種子,這些種子逐漸成長為大樹,他希望藉此回饋社會。

▲「以生命影響生命,以生命感動生命」,這是明道中學多年來推動服務學習的精神。(明道中學提供)▲「以生命影響生命,以生命感動生命」,這是明道中學多年來推動服務學習的精神。(明道中學提供)

呂昕表示,在泰北當地若要看牙科,通常需要排隊一至兩個月,而台灣的牙醫服務非常發達。因此,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回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此次協助擔任牙醫助理的鄭詠方同學也分享,她在這次義診中成長很多,需要克服環境、氣候、供電等方面的挑戰,並突破語言隔閡,成為小朋友們的朋友和老師,教導他們保護牙齒健康。看到小朋友們最後卸下心防,安心地接受治療,她感到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還有更多精彩故事,張程翔在2018年參加泰北服務學習,2023年回來擔任助教,今年再次回到泰北,並把在中學階段所學習的童軍精神及課程,應用在教學服務上面;已經明道中學任教的陳奕帆老師,也是從2011年參加泰北服務學習團開始,因為一句話「老師你還會不會回來?」立志要成為老師,2018年再度成為泰北團助教,2023年成為學校的領隊老師,一路傳承、延續志工服務的精神。

明道中學文化創意處林雯琪副校長表示,學校的國際教育計劃從2008年開始,除了泰北之外,還有馬來西亞國際志工、蘭嶼服務學習、蒙古志工服務、非洲坦尚尼亞國際志工、島嶼守護服務學習等。且所有的服務學習活動,都是完整的學習歷程計畫,從校內、社區服務,學習志工應有的態度與訓練,到參與國際志工服務,拓展視野,再回到家鄉自主延伸偏鄉服務計畫,包含和平國小、白冷國小的「雲端學校」計畫;喀哩國小的「漫星灑人間」;東園國小的「英語營」等。因此,這18天的泰北服務學習,是為同學們種下種子的開始,期待未來成長發芽。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