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文賓 福建報導)
2024年第十二屆“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於6月15日在福建廈門舉行。臺灣宗親代表同宗祠專家、非遺傳承人等近三百位兩岸嘉賓一起共話血脈親情,暢想同胞協作。
閩台兩地同宗同源,認祖歸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縱使海峽相隔,臺胞們從未停止尋根問祖的腳步。本次活動的主題為“祠同宗”,旨在通過兩岸同名宗祠的宗親聯動,串起兩岸宗親連結的紐帶,喚起兩岸同根同源的血脈親情。活動中兩岸宗祠元素貫穿全場,通過傳承至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現代3D光影技術融合呈現。開場節目《禮敬先祖》先聲奪人,兩岸接力傳承的非遺佾舞和清亮的竹笛聲交相輝映,訴說著兩岸先祖共同的故事,讓觀眾深切地感受到穿越千百年時空依舊不能泯滅的血脈親情。
鄭建閩會長在致辭中表示:本屆聯誼活動對於新形勢下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基層民眾感情具有積極作用。各位臺灣鄉親克服困難,積極前來參加活動,再次彰顯了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希望兩岸同胞攜起手來,積極參與到兩岸交流交往中,共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和成果,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李文慎副會長在致辭中表示:福建是廣大臺胞的“祖地”,也是廣大臺胞的“福地”。真誠期盼更多臺胞來福建學習、工作和生活,紮根福建、深耕福建、築夢福建;真誠希望廣大臺胞積極投身兩岸交流熱潮,推動兩岸關係沿著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前進,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美好未來。
陳加偉副董事長在致辭中表示:我們用鏡頭記錄下每一次的相聚與交流,用話筒傳遞出每一份情感與期待。我們相信,媒體的力量能夠架起兩岸溝通的橋樑,讓兩岸同胞的心更加緊密相連。
主場活動中,臺灣青年和兩岸嘉賓學者陸續上臺,分享自身的經歷和體會。《祠堂的記憶》環節中,在閩台青賴政緯、臺灣新竹彭氏宗親彭忠義和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原副館長、福建著名族譜文史專家朱定波先生講述臺胞感人尋根故事。《燕翼貽謀》環節中,華僑大學臺灣學生李欣諭通過自己的田野觀察,講述兩岸同名村同姓祠堂的文化印記。廈門馬巷林氏宗親林成泉先生和金門烈嶼林氏宗親林英生先生談到近年兩岸宗親互動交流場景,感人之處令在場觀眾動容不已。在《兩岸合夥人》環節,在閩台青李志章說起了自己攜手大陸夥伴建造漳州平和“遷台記憶館”的故事,在記憶館創立過程中,兩岸小夥伴各司其職,群策群力;在建設過程中,他們也更深入地瞭解了臺灣“霧峰林家”的兩岸淵源。此後的廈門與臺灣兩地宗親“攜手拼經濟”故事,讓在場嘉賓感受到了“拜祖宗,賺大錢”宗親合作的力量。
除了動人的故事,主場活動的各項表演也精彩非凡。提線木偶戲《宗族的榮耀》演出中,深受兩岸民眾喜愛的兩位元網路大V“笛俠勝男”和“阿梅”將非遺技藝竹笛和木偶戲融為一體,用改編的閩南鄉音《安童哥買菜》唱出了兩岸宗祠的交流與發展;在童謠歌曲《四季讀書歌》,小朋友們用稚嫩的童聲唱出了兩岸未來花朵的蓬勃朝氣與求知精神。光影節目《祠同宗》的舞者們揮舞手中光棒,配合富有節奏的背景音樂和大螢幕上不時閃過的宗祠堂號,讓古老的宗祠文化與現代光聲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給了現場嘉賓不一樣的視聽震撼。在活動最後,臺灣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主任朱明月唱響專為本次活動創作的歌曲《緣源圓:同名村之歌》,寓意兩岸同宗同名村的親情必將代代傳承,血脈永續,表達閩台兩地同宗同源、攜手打拼、同根共榮、共創未來的美好願景。歌聲中兩岸宗親熱情互動,將活動推向高潮。
“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是福建省台聯聯動兩岸同名宗親的一大品牌活動,此前已成功舉辦十一屆。以“婚同俗、居同厝、曲同調、箋同墨、技同習”等主題活動深受兩岸民眾所喜愛,並在兩岸基層產生深遠影響。本屆“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由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福建省閩台交流協會、廈門市臺灣同胞聯誼會、臺灣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臺灣福建省同鄉會聯合總會主辦,以“祠同宗”為主題,再續兩岸同宗血緣,暢敘同胞攜手追夢,共促親人心靈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