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劉伯倫專欄】「中東戰略聯盟協定」面臨那些問題?

銳傳媒/特別報導 2024.06.19 21:43

美國正試圖恢復其在中東對伊朗及其盟國俄羅斯和中國的挑戰地位。即將達成的防務協議被稱為《戰略聯盟協定》將為美國在決定該地區安全動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鋪平道路。俾路支省智庫網路的研究官員阿里·阿巴斯(Ali Abbas)發表在最新一期《地緣政治》(The Geopolitics) 的<中東戰略聯盟協定>(The Strategic Alliance Agreement in the Middle East)指出,該協定的建立將取決於美國重新承諾保衛王國免受外部威脅,以及隨後承認包括加薩地帶、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在內的巴勒斯坦國。作為回報,美國正在爭取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關係的最終正常化,以及沙烏地阿拉伯允許美軍在阿拉伯國家領土內開展行動。該協定的後半部分可能與美國更迅速、更有效地應對地區挑戰的意願和需求有關,特別是考慮到以色列對加薩的佔領以及它面臨的來自真主黨、胡塞武裝等地區敵人的挑戰,最重要的是伊朗。

 

伊朗也可能尋求加強與俄羅斯或中國的安全關係

拜登政府認為,這項預期協定是其對沙烏地阿拉伯政策的重大轉變。拜登於 2020 年開始任期,承諾懲罰沙烏地阿拉伯,特別是其在 2018 年謀殺賈邁勒·卡舒吉 (Jamal Khashoggi) 中的作用。然而,現實主義的衝動及其自身在中東受到挑戰的安全地位顯然迫使美國政府修改了對這個石油資源豐富的王國的政策。該協議將加強沙烏地阿拉伯的防禦,以應對其認為的對手伊朗及其在該地區支援的代理人。

這意味著,伊朗也可能尋求加強與俄羅斯或中國的安全關係。一項歷史外交政策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俄羅斯可能更願意與伊朗簽署類似的協定。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的崛起與和平發展和社會經濟合作的理念息息相關。目前,中國對在地區國家內部引起安全擔憂持謹慎態度,因此與伊朗建立軍事聯盟的可能性極小。另一方面,俄羅斯和伊朗有著牢固的軍事和政治聯繫。兩國外交政策的特點是願意與西方帝國主義列強正面對抗。鑒於伊朗在烏克蘭戰爭中對俄羅斯的軍事支援,俄伊軍事協定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作為對戰略聯盟協議的反擊。

美國願意發展沙烏地阿拉伯的民用核計劃?

在該協定中,另一個具有潛在不穩定影響的主要條款是美國部分願意發展沙烏地阿拉伯的民用核計劃。這可能被伊朗政府視為一種侮辱,伊朗政府幾十年來一直在與西方列強進行外交鬥爭,以保留其民用核能力,但作為回應,西方只會越來越不信任。伊朗國內的政策圈子,尤其是革命者,可能會將民用核協議解釋為沙烏地阿拉伯核彈後續發展的初步,從而加劇伊朗的懷疑,並有可能促使伊朗認真考慮部署核武器。

儘管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最近實現了外交關係正常化,但尚未採取任何具體措施來加強這兩個地區競爭者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國的努力雖然最初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和解之後卻缺失了,這造成了美國渴望填補的空白。根據協定,與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以及美國軍事存在和接觸的增加,可能會增強對手的威脅感知,從而對該地區的安全考量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導致該地區的進一步危機不穩定。

協議最大挑戰是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國

目前該協議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國,這在可預見的未來似乎不太可能。許多安全分析人士認為,以色列對大以色列有著長期的渴望。儘管如此,該協定仍面臨加薩暴力事件的挑戰,需要解決。美國支持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迄今未能遏制暴力,尤其是以色列對普通巴勒斯坦人的持續屠殺。有趣的是,拜登總統提出了停火計劃,稱其為以色列的提議,但有報導稱,以色列聯合政府中的極右翼政府官員公然拒絕了該計劃。

這種模棱兩可的事態可能會完全危及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協定。這使我們回到了伊朗作為該地區破壞性大國的角色,它有能力通過其代理人網路拒絕實現此類協定所需的有利和安全氣氛。專家們已經一致認為,哈馬斯10月7日的襲擊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伊朗推動的,因為它意識到阿以關係正常化,並加強了美國在向海灣國家提供安全方面的作用。這是伊朗永遠不會允許的。

總之,這些事態發展只會惡化中東動蕩的局勢,尤其是極具爭議的沙烏地阿拉伯民用核計劃。如果該協定正式達成,它可能會促使伊朗獲得類似的安全保障,也可能來自俄羅斯。這為中東地區更廣泛的安全描繪了悲觀的前景,因為複雜的聯盟因降低衝突門檻而臭名昭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