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無常化為大愛 2024器官捐贈宣導簽卡活動在花蓮

慈善新聞網/ 2024.06.18 13:36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與醫護團隊在臨床業務前,特地拍照打卡響應器官捐贈宣導活動。

  感念在1987年6月19日,臺灣正式頒佈了亞洲第一個器官捐贈法規,2015年衛生福利部將每年6月19日訂定為「器官捐贈紀念日」。為了讓更多人能了解最新的器官移植發展,宣導正確的器官捐贈觀念,花蓮慈濟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於6月18日至21日,一連四天在花蓮慈濟醫院門大廳,舉辦2024年東區器官捐贈宣導簽卡活動。

  隨著醫療專業的不停發展,在逐步解鎖生命奧秘的同時,讓器官移植成為延續生命的方式之一,而器官移植的基礎就是器官捐贈。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陳言丞特別代表團隊感謝每位器官捐贈者及家屬。

器官捐贈簽卡宣導活動第一天,就吸引了許多就醫民眾前來了解。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的統計,2024年目前已經有477人接受大愛器官或組織的移植,但是還有11088人完成登記等候接受器官移植(2024/06/18公布訊息)。陳言丞主任說,宣導器官捐贈是因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讓大家接受到正確的訊息,在面對生命無常的時候,能夠知道我們還有選擇,選擇能延續生命的機會。

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團隊於6月18日-21日,一連四天上午在花蓮慈院門診大廳舉辦器官捐贈簽卡活動,每日前十名簽卡者還能獲得限量好禮。

  每個人都希望能為自己的生命做主,但無常總來得突然。花蓮慈院器官協調護理師周桂君表示,臨床上曾看到家屬為了要不要讓家人做器官捐贈而備受煎熬,甚至會出現「情緒激烈的溝通」,其實這些對病床上的家人都沒有幫助,反而會對周圍難過的家屬造成二次傷害。

器官捐贈簽卡宣導活動第一天,就吸引了許多就醫民眾前來了解。

  所以,器官移植中心團隊希望能透過宣導器官捐贈的正確觀念,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還能自己做決定的時候表達意願並做決定,同時也能讓家屬了解器官捐贈讓生命得到延續的意義。

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陳言丞特別代表團隊感謝每位器官捐贈者及家屬。

  包含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在內,許多醫護人員都在門診、開刀及臨床業務開始之前,拍照打卡響應。而在門診大廳簽署器官捐贈意願書的現場,也吸引了許多就醫民眾前來了解,今天剛好來就醫看診的謝小姐,就是今天第一位簽署器捐意願卡的民眾,謝小姐說,之前就在電視上、網路上看到過器官捐贈的事情,那時候就在想著,如果有機會,自己也想要在最後一刻能幫助到別人,所以,聽到廣播就馬上來了解,並簽下器捐意願卡,希望能為自己人生做主,也圓滿自己幫助人的心願。

今天剛好來就醫看診的謝小姐,是今天第一位簽署器捐意願卡的民眾,謝小姐說,之前就在電視上、網路上看到過器官捐贈的事情,那時候就在想著,如果有機會,自己也想要在最後一刻能幫助到別人,所以,聽到廣播就馬上來了解,並簽下器捐意願卡,希望能為自己人生做主,也圓滿自己幫助人的心願。

  「我好像有簽過器官捐贈意願卡,可是卡片不見了,怎麼辦?要重新簽一張嗎?」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團隊表示,如果忘記自己有沒有簽署過器捐意願卡的民眾,可以撥打電話向「衛生福利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料處理小組」查詢,查詢電話為02-23933298。或者可以直接用手機下載「健保快易通APP」,點閱「健康存摺」選項,其中的「個人紀錄」就包含了「器捐或安寧緩和醫療意願」的欄位,民眾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查詢個人的意願註記狀況。

器官捐贈簽卡宣導活動第一天,就吸引了許多就醫民眾前來了解。

  2024東區器官捐贈宣導簽卡活動規劃會持續四天,6月18日至21日的上午九點半到中午十二點,在花蓮慈濟醫院門診大廳舉辦,每日前十名簽卡者還能得到限量禮物,歡迎花蓮的鄉親民眾前往諮詢,了解最新的器官捐贈資訊,見證器官捐贈者讓無常化為大愛,用另外一種形式,讓生命得到延續。

器官捐贈簽卡宣導活動第一天,就吸引了許多就醫民眾前來了解。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2024/06/18網站公布訊息),2024年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有11088人,其中包含心臟331人、肺臟111人、肝臟982人、腎臟8443人、胰臟68人、腸7人,以及眼角膜1206人。

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團隊於6月18日-21日,一連四天上午在花蓮慈院門診大廳舉辦器官捐贈簽卡活動,每日前十名簽卡者還能獲得限量好禮。

撰文/黃思齊;攝影/黃思齊、花蓮慈濟醫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