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趙露思 五月天演唱會

鳳林面對國際化.開發案 省思慢城下個十年

客家電視台/黃小琪 花蓮鳳林 2024.06.18 12:49
花蓮的鳳林在2014年獲得國際慢城認證,至今已滿10個年頭,作為全臺元老級慢城,鳳林這10年來,不斷有返鄉青年努力實驗、實踐「越在地越國際」的理念,但地方也曾發生備受爭議的卜蜂設廠與光電開發案,這些都促使鳳林人再次反思,如何守住具有永續性的生活環境,以及讓傳統文化留根。 蝸牛賽參加者:「櫛瓜快點往正確方向爬啊!櫛瓜。」 鳳林小鎮相隔5年後,今年復辦第二屆鳳林慢城盃蝸牛國際賽,圓桌上20隻蝸牛,由內圈爬到外圈先到先贏,10年前就獲得認證,是臺灣第一個國際慢城的鳳林客庄,以此紀念慢城10週年,也展現花蓮震後復原力。 蝸牛賽參加者 葉小姐:「有在FB發現這個趣味的活動,其實這個在國外已經行之有年了,對,然後想,再加上自己家人有養這種白蝸牛,想說就是一起帶來參加。」 活動發起人 鄭仁壽:「地震發生後我們還是覺得說,也許我們也可以趁這個比賽,讓一些縣外的人士知道我們這邊,地震是我們的日常,我們過得還好,那希望他們趕快來我們的花蓮旅遊這樣。」 位於花蓮中區的鳳林,全鎮人口約1萬,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87人,是臺灣人口密度最低的鎮,而其中有6成以上是客家人,在這個盛產大西瓜、花生和客家文化的地方,因慢城名號曾翻轉觀光契機,但慢城卻不是只有觀光。 鳳林鎮客屬會理事長 梁添登:「慢城它的定義就是說,人口差不多要5萬以下,不可以過度開發,還有就是它要大部分就是用本地的,不要過度仰賴外來的,所以那個是以環保永續經營為主。」 「卜蜂滾蛋,卜蜂滾蛋。」 慢城10年小鎮不斷經歷改變,109年5月食品大廠卜蜂,打算在鳳林水源地建大型養雞場,引發上千居民走上街頭抗爭,而地廣人稀的鳳林,光電開發爭議也一直未曾停歇。 鳳林反自救會代表 莊麗綿:「中心埔那一帶的那個西瓜,都沒什麼收成了,今年、你像今年,西瓜裂果、裂掉的,都是那花蓮溪(光電區)那沿岸的。」 鳳林鎮居民 溫阿春:「我就想那這樣來種(電),人家大家都反對,那次我也寫很多那(陳情信),去跟人家問。」 倡議保護環境之外,國際慢城的核心精神,更是對高速全球化發展的反思,來到台9線路旁的鍾瑞龍公園,這個紀念50年前捨身救人的客家義士,與箭瑛大橋,張箭、鄧玉瑛老師的故事,在客家小鎮流傳,當母語與文化的保存,被視為慢城精神的一環,地方說還需要更多思考。 鳳林鎮長 林建平:「有的設施還很不足,像我看到我們的樹木,我們要種花,我們還有那自行車的一個停放點,我想如果以後有找到經費,我們將這長橋里3個鄰,我們規畫,給他們社區的一個公園。」 客家委員會委員 葉仁基:「花蓮還是自己一樣要發展,自己它本身的特色,像鳳林的夢工廠、校長夢工廠,比方說現在我認為像那個林田山,那也應當來更認真來發展。」 事實上在地觀察,包括自然傳統食物、農村生態等,72項國際慢城指標中,有許多是,鳳林成為慢城前就已經在做的事,下個10年的重點,反而是如何在變遷之中,保有既定信念和價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