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中山大學設「明德大學臺灣中文學校」 首屆4名外籍學生抵臺沉浸式學習

今傳媒/今傳媒 李祖東 2024.06.18 13:06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國立中山大學為美國明德大學(Middlebury College)全臺唯一合作大專校院,雙方成立「明德大學臺灣中文學校」(Middlebury School in Taiwan),首屆4名學生來臺,展開為期15週的中文沉浸式學習。除必修的兩個特色課程「漫遊高雄」在地文化交流參訪與「一對一獨立研究」外,也可選修「商務中文」或「兩岸關係」課程。中山大學特地安排臺灣室友同住,營造全天候中文練習環境。4名外籍生從一開始「鴨聽雷」,到期末能以全中文做成果報告,程度顯著提升。他們也把握課餘時間至寶島各地踏查,體驗豐富多元的文化。

中山大學表示,明德大學為美國小長春藤聯盟名校,去年結盟後於中山成立「明德大學臺灣中文學校」,今年首次開課。來自明德大學與威廉大學(Williams College)的4名學生司樂勤(Zinzi Steele)、陸小寧(Charlotte Roberts)、裴露曦(Lucy Patton)及杜維忠(Devansh Dutta),行前皆簽署語言誓約(language pledge),在臺期間全程以中文學習與生活。透過明德大學臺灣中文學校的一對一獨立研究必修特色課程,自行選擇感興趣的主題深入學習;以教師個別指導方式,探討臺灣女性文學、美國對中政策、臺灣跨性別權益發展,及一帶一路對南亞的影響等不同議題。此外也可選修兩岸關係與商務中文課程。

司樂勤提到自己的一對一獨立研究主題是臺灣女性文學。她在閱讀臺灣文學作品後,瞭解到臺灣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所承受的壓力和期望、婆媳關係,以及女性傳統的地位與角色。她很喜歡閱讀的作品,也學習到臺灣的文學和文化。

兩岸關係課程也讓外籍生獲益良多。陸小寧表示,以前只知道大局勢,但不清楚細節;這學期來臺修習兩岸關係課程後,讓她瞭解其中的複雜性,發現臺灣人也有很多不同看法。裴露曦指出,兩岸關係課程與她的獨立研究主題「美國對中政策」有高度相關性,雖然複雜,但覺得很有趣,會與兩門課的講授教師討論美中與兩岸議題。

在必修的漫遊高雄文化交流探索部分,外籍生除深入了解高雄的歷史與文化,也造訪駁二藝術特區、三鳳宮及佛光山等高雄知名景點。司樂勤還到澄清湖棒球場觀看球賽,是很新鮮的體驗。而陸小寧表示,出發前就思考過到臺灣想做的事,因此利用春假期間到北部獨遊與爬山,「很高興我做到了」。杜維忠則騎腳踏車從高雄出發,沿著西岸到臺北,搭配部分路段轉乘火車,沿途遊覽各城鎮風光,感受臺灣各地的風土民情。

中山大學國際處指出,此行來臺的首屆學生,透過課業、生活、文化交流及旅行認識多面向的臺灣,沉浸在全中文的學習環境,不僅提升語文程度,也豐富其人文素養,成果豐碩。期盼雙方建立起持久的國際友誼,讓往後每次合作都能帶給他們珍貴的人生體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