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台灣大還原股價創歷史新高!「台台併」效益大公開 總座率團隊這樣說

品觀點/資深記者 李錦奇 2024.06.18 16:54

台灣大哥大合併台灣之星滿半年,今天首次公開揭露整併進度與效益。統計今年1至5月,電信營業利益突破50億元,不但未被原台灣之星的營業虧損常態拖累,反而逆勢成長近6成(以去年同期,台灣大電信營業利益44億元,加上台灣之星虧損12億,合併計算,比較基準為獲利32億)。

更讓投資人開心的是,台灣大哥大近期股價攻上107.5元,雖然還沒超過2019年的歷史最高價123元,但如果加上歷年配息,實際上的還原權值,已經改寫歷史新高。

「台灣電信業,昨天是一大兩中,今天是三分天下,但到了明天,恐怕是兩大一中,兩家2千億營收規模、與一家不到千億規模!」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在記者會上表示,台灣大轉型進度已大幅領先同業,科技營收占比超過5成,連外國媒體都很好奇詢問,強調這是電信業少見的現象。

林之晨說,合併台灣之星的綜效,已經提前實現,2024-2025年將加速實現合併綜效,展現強勁的財務成長動能,以用戶為核心,透過四大步驟,加速獲利飛輪光速運轉:

1.優化網路服務及擴大科技電信事業發展 2.深耕千萬用戶,整合Telco+Tech,推出多元獨門方案 3.提升用戶ARPU及降低用戶流失率 4.實現整併與財務效益,自由現金流持續增長。

台灣大哥大財務長兼發言人張家麒(如上圖,記者李錦奇攝影)表示,整併台灣之星後,Q1總營收成長12%,稅後淨利年成長9.3%,如果拿掉MOMO的部分,Q1營收更成長25%,「可以說合併台灣之星,沒有被拖累,甚至接手後,台灣之星已經轉虧為盈,發揮綜效。這才是剛開始,等今年底網路整併完成,綜效將全面反映在獲利表現,預計2025年獲利將加速成長,自由現金流量持續增長,明後年會享受整年綜效,今年數字好,期待明年會更好。」

張家麒說,電信業資本支出大,3家電信商的業外投資都多,外界也視為高股息股,所以背負很多壓力,但台灣大不含MOMO的自由現金流量,還是年增35億元,這個概念是,如果拿來發股利,平均一股可以發1.2元。

張家麒說,台灣大今年要發現金股利4.3元,是連續第四年發4.3元,如果加上1.2元,等於是5.5元,但他也強調,這只是舉例,不代表董事會發言。

台灣大指出,第一季合併EBITDA年增22%,總營收年增52.6億,合併營業利益年增9%,創下2018年第二季以來新高;稅後淨利年成長9.3%,成長金額居業界第一;電信本業部分,4G升級續約5G的用戶,平均月租費增加46%;第一季電信服務營收年增25%,5大財務指標都居業界第一。

台灣大哥大技術長兼法規長揭朝華(如上圖,記者李錦奇攝影)表示,規劃今年11月底前完成9300座基地台整合作業,目前進度大幅超前4個月,已完成252個行政區的基地台整併,也因進度超越原先規劃,2025年因此提前實現整併效益之最大化。

整併基地台也帶來其他效益,包括電路費用今年預估節省8.5億元,明年可節省10.6億元;基地台租金預估今年節省11.8億元,高於預期目標的10億元,且明年預估可省20.2億元;電費節省1.5億元,預估明年可節省1.8億元。(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台灣大哥大利用智慧化分析及優化網路品質,提升30%網路涵蓋,原台灣之星用戶4G、5G速率分別提升近30%及70%。

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表示,透過 「King of Mobile 計畫」、「OP響樂生活」、「好速成双」、「mo幣多」4大獨門策略,提供台灣大哥大在合併台灣之星之後近千萬用戶更多元選擇,提升用戶滿意度的同時,積極處理合併後數萬呆滯與屆期退租戶,至今退租率已回復至合併案前水準,帶動2024第一季行動服務營收年增達27%,拉高ARPU的同時,使退租率維持低檔,長期來看營運績效健康可期。

林東閔說(如上圖,記者李錦奇攝影),「King of Mobile計畫」,緊密與各原廠合作,推出多元獨家機款,第一季終端銷售總量逆勢增長11%、5G用戶數年成長超過7成,月租999元以上高資費用戶,年成長超過2成,「價量齊揚」。

另外,集結內容、設備、網路、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的OP響樂生活子品牌,2022年問世,今年第一季整體銷售量年成長3成,且近99%用戶綁約999元以上資費,更優於5G手機案資費表現;mo幣多申辦量穩定成長,新會員占比16%,用戶單月消費金額高達10億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