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專欄】去除光復節 訂定終戰紀念日 落實轉型正義

銳傳媒/周倪安 2024.06.18 09:09

 

六月十七日,筆者與前立委何敏豪所率領的台日交流高座之友會成員二十多人一同前往靖國神社,向二萬七千多名台灣籍日本兵致意。

[caption id="attachment_65516" align="alignnone" width="2048"] 作者攝於靖國神社入口,圖/擷自台日交流高座之友會臉書[/caption]

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台籍軍人與文職人員合計,其人數高達二十萬七千一百八十三人,其中有三萬零三百零六人戰死,一萬五千人至二萬人失蹤,這些台灣人都是用自己生命守護台灣母土的先輩。

誠如日本人的死生觀:對死者擁有特別的感情不是來自「那一個人(的具體)的死(的發生)」而是「無論如何,死者本來就是要好好對待」這樣的價值觀。

因此我們一行人特地從台灣來到靖國神社,紀念太平洋戰爭戰死的台籍日本兵,悼念他們在戰爭中犧牲了自己的寶貴生命,這無關戰爭中的功過無,純粹對生命的人道關懷,也讓我想起李登輝前總統曾到來靖國神社悼念他的學兄長,記者包圍他為何到此,李總統用哽咽的聲音談到非常懷念他兄長,在戰爭中一去不復返,有五萬個台灣家庭像李總統一樣失去他們的至親!

我們深深體會戰爭的傷害有多令人心痛,戰爭不只摧毀一個人的生命,更摧毀一個家庭、一整個世代甚至是人類的文明。因此,筆者有兩大主張來告慰二戰期間死難的台籍日本兵,我們一起祈求台灣永遠的和平:

第一、基於台灣主體性之原則。理應廢除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增訂終戰紀念日。
第二、根據舊金山和約與聯合國憲章,加速推動台灣的正名制憲、轉型正義和建立正常國家。

台灣人要建立自己的主體性,要先知道自己的歷史,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過去國民黨從外地逃難來台灣,不但不尊重台灣的歷史,還用假造錯誤的歷史觀洗腦台灣人,我們必須瞭解並覺醒,不應該再重蹈覆轍,才能早日建立我們的主體性,形塑共同命運體,才能一致對抗要侵略我們的人。

周倪安/台聯黨主席,前立法委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