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潛入臺南地下古河道 重現城市溪流歷史與環境生態

聚傳媒/ 2024.06.18 06:30

潛入臺南地下古河道 重現城市溪流歷史與環境生態

潛入臺南地下古河道 重現城市溪流歷史與環境生態

照片取自臺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南400文化治理特展「我們從河而來:流域文化.千年共筆」,於16日在臺南市美術館2館舉辦黑水潛行工作坊成果發表會,將黑水潛行隊在今年3月,走入因臺南都市開發而潛入地下的古老溪流—福安坑溪,並把探勘成果化為藝術創作展出。

    南市文化局表示,黑水潛行隊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高俊宏及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顏世樺共同領軍。黑水潛行工作坊先由顏世樺執行長以建築的角度切入,透過套疊航照圖與日治時期地籍圖、歷史地圖,尋覓消失的城牆與城市溪流現址,再由文化治理特展策展團隊、高師大跨域所成員與臺南市立博物館組成的潛行隊隊員,實際全副武裝潛入司法博物館地下箱涵化的河道彎腰行走。

    過程中不僅採集到舊食器碎片、舊護岸剝落的建材、貝殼等,更觀察到老鼠、蜘蛛、大肚魚、土虱等充滿生命力的生態系統,提醒共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我們,這條隱沒地底的古溪流還存活著,讓隊員重新思考水文與城市生活過去曾緊密交織,也提供我們面向未來氣候與環境挑戰的可能解方。

    團隊在成果發表會中,將實地探勘的經驗與研究結果,轉化為藝術創作作品,展出包含攝影作品、雕刻、陶器,及動態行動展演等多元形式的作品。黑水潛行隊的帶領者們也在現場進行對談,分享打開城市河道後所發現的問題,共同討論城市與溪流共存的未來藍圖。

照片取自臺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南400文化治理特展「我們從河而來:流域文化.千年共筆」,於16日在臺南市美術館2館舉辦黑水潛行工作坊成果發表會,將黑水潛行隊在今年3月,走入因臺南都市開發而潛入地下的古老溪流—福安坑溪,並把探勘成果化為藝術創作展出。

    南市文化局表示,黑水潛行隊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高俊宏及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顏世樺共同領軍。黑水潛行工作坊先由顏世樺執行長以建築的角度切入,透過套疊航照圖與日治時期地籍圖、歷史地圖,尋覓消失的城牆與城市溪流現址,再由文化治理特展策展團隊、高師大跨域所成員與臺南市立博物館組成的潛行隊隊員,實際全副武裝潛入司法博物館地下箱涵化的河道彎腰行走。

    過程中不僅採集到舊食器碎片、舊護岸剝落的建材、貝殼等,更觀察到老鼠、蜘蛛、大肚魚、土虱等充滿生命力的生態系統,提醒共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我們,這條隱沒地底的古溪流還存活著,讓隊員重新思考水文與城市生活過去曾緊密交織,也提供我們面向未來氣候與環境挑戰的可能解方。

    團隊在成果發表會中,將實地探勘的經驗與研究結果,轉化為藝術創作作品,展出包含攝影作品、雕刻、陶器,及動態行動展演等多元形式的作品。黑水潛行隊的帶領者們也在現場進行對談,分享打開城市河道後所發現的問題,共同討論城市與溪流共存的未來藍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