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慈濟大學校友與學弟妹 一起走入社區服務長者

慈善新聞網/ 2024.06.18 10:16

  台灣人洗腎率是全世界第一,111年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也是台灣前十大死因之一,要如何維護腎的健康,避免走到洗腎這條路呢?慈濟大學人文處與校友會每個月一次的「校友回娘家」活動,六月邀到慈大藥理暨毒理研究所校友、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腎臟內科賴宇軒醫師到福境宮演講「顧好腎,健康自在好」,賴醫師分享了維持腎臟健康的方法,腎臟好就會自在又健康。

  賴宇軒醫師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告訴長者,腎臟就像人體的濾水器,能排毒,平衡酸鹼度,平衡電解質,還能調節水分,分泌賀爾蒙。賴醫師表示,每個人都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注意身體的信號,例如是否有蛋白尿、血尿,尿量異常,疼痛以及不知名腰背痛等,特別是有慢性疾病的人,應定期進行檢查。如果有異常也不要過度擔憂,遵照醫囑,規則追蹤。

  用簡單易記的口訣,「三少三多」、「四不一沒有」、「五控三避」等,賴宇軒醫師從飲食,生活習慣等來宣導如何保護腎臟健康,三少是指少糖少鹽少油,四不是不要熬夜、不要憋尿、不要吃來路不明的藥、不抽菸。長者們聽得很認真,有人還做筆記。王大姊說,醫師講得很詳細,他會記得賴醫師的提醒,不要隨便吃藥,更不要吃別人給的藥。也有長者在演講結束後私底下請教醫師問題。

  由模擬醫學中心楊青穎帶來的手作「束口袋移印」,長者用剪刀比較不靈活,慈大學生和志工同仁大家一起幫助長者。護理系黃世吉同學說:「台灣邁入老年化,我們現在就要多一點時間陪伴長者。」黃世吉表示,每次看到阿公、阿嬤完成成品很開心,就是他當志工收穫最大的時刻。

  醫工系鄭靜明老師與選修「植材應用」的學生一起來擔任志工,希望結合服務學習,帶學生走進社區應用所學。「阿伯,這花放這好否?」來自高雄的醫工系陳毅彰同學表示,以前跟阿嬤講台語,還會夾雜國語,阿嬤常說他台語講不好,很開心可以與這邊的阿公阿嬤用台語溝通,一起完成手工作品。

撰文、攝影/李家萓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