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畢業了,然後呢? 臺南「張老師」陪你面對畢業焦慮

中央社/ 2024.06.17 11:42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17 11:42:21)梅雨季的到來伴隨著畢業的來臨,天氣陰晴不定,彷彿人的心情起起伏伏。從小到大,我們都在為新的開始而感到高興,國高中時期老師們都告訴我們只要好好讀書,上了大學之後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過生活,可以實現小說中的愛情故事、可以盡情打扮自己、可以參加各式社團展現自我、課程學分隨我選,完全不會有人阻攔。似乎只要上了大學之後的生活可以就此海闊天空,走上人生巔峰。然而,卻沒有人告訴過你,畢業了,然後呢?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面對可能要轉換學生身分,究竟要踏入社會還是繼續升學的過程本身就會讓人焦慮;一時之間可能有好幾種聲音在試圖拉著你走,也或許瞬間身邊的聲音都消失了,彷若是進入了迷霧的小船,毫無頭緒,遍尋不著燈塔指引方向;內心的各種情緒、焦慮、自我懷疑瞬間猶如猛獸般席捲上心頭。

臺南「張老師」建議,大口深呼吸、喘口氣,給自己一點休息的時間。不妨練習: 1、 自我覺察與調節,告訴自己這些不安都是正常現象,無需過度指責自己。並且沉澱下來問問自己「我真的了解自己嗎?」我們要不斷尋找自己的內心,可以先思考自己「喜歡」做什麼?進而思考「想要」做什麼? 2、 相信自己努力的「過程」:相信自己的所學在未來的日子裡都能夠派得上用場,沒有所謂「無用的知識」。俗話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就像每一次的面試失敗,只要將經驗累積起來,都是在為下一次的面試表現進行鋪墊。 3、 練習向他人尋求幫助,借鑒他人的經驗:身旁或多或少都有年齡較長、經驗更豐富的「前輩」,除了詢問他們該怎麼辦?該做哪些事?也可以詢問他們最後悔做了哪些事?在向他人詢問的過程中,一方面有助於進一步釐清自己是否確定要選擇這一條路;另一方面,這些困難與挫折將來都有可能是我自身也會遇到的,如果能夠參考他人的經驗與意見,就能幫助自己茁壯。畢業焦慮所帶來的不安與恐慌在短期內都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通常在幾天到幾周內就會自然獲得改善,不至於影響到長期生活。若是持續出現壓力反應或覺得身心困擾超過負荷,不妨撥打1980(依舊幫您)臺南「張老師」中心免費輔導專線分機42,歡迎您來電談心紓壓、分享您的問題,「張老師」陪伴您一起面對、與您同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