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 象鼻族 銀杏颱風

東勢社會館尖塔 林爽文事件罹難者埋骨處

客家電視台/ 2024.06.17 01:55
有近百年歷史的臺中市「東勢社會館尖塔」,據中研院學者調查,是清代臺灣林爽文事件中,一萬多名罹難者,埋放屍骨的第一現場,極具歷史意義,有民眾提報文資,但臺中市文資處勘查後,認定不符合指定登錄標準。 牆壁斑駁、鋼筋水泥塊裸露,位於臺中市東勢區的「東勢社會館尖塔」,興建距今97年,也是清朝林爽文事件的歷史現場,不過當地民眾少有人知。 民眾 潘女士:「我不知道耶,我還不知道,你們今天沒來,我不知道那裡有塔耶,是啊,我不清楚,我不清楚。」 1937年興建的東勢社會館尖塔,建物還保留十三溝工法,尖塔旁邊為日治時期的東勢公會堂,現為臺中市老人福利服務中心,中研院學者柯志明表示,林爽文事件為清代臺灣最大動亂,當地為一萬多名罹難者屍骨,放置的第一現場,是極具歷史意義的建築,應指定為古蹟或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臺中市文資處認為,不符合指定登錄基準。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柯志明:「在藝術或者建築上的角度來看,沒有什麼價值,可是就歷史的意義上,它確實非常重要,清代最大的一次動亂,那個終結點就在這裡,而且死了那麼多人。」 臺中市文資處處長 李智富:「現況對照老照片,環境紋理跟空間型態,已有相當程度的改變並有火災痕跡,現場殘跡,未有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價值。」 文資處表示,有接獲民眾提報文資,今年5月請專家學者現場勘查,發現尖塔環境紋理跟空間型態,已經有很大改變,殘跡未有科學、藝術、技術等方面價值,因此決議不列冊追蹤,除非有新事證否則不會重啟審查,但學者認為,審議委員應聚焦在尖塔的歷史價值,而非在建築與藝術上糾結,後續與文化界人士,仍將持續與公部門溝通。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