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留下心聲創造新生!器官捐贈紀念日 溫暖捐贈者家屬心

NOW健康/ 2024.06.16 16:44
新聞圖片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衛福部於104年擇定每年6月19日為我國的「器官捐贈紀念日」,以感念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無私奉獻,而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下稱器捐病主中心)於今(113)年6月15日,在臺北市立大學中正堂舉辦「2024 NEW LIFE 心聲.新生器官捐贈紀念日音樂會」,為捐贈者家屬、移植者及國人帶來一場充滿療癒能量的音樂盛宴。


預立器官捐贈意願 結合「器官捐贈聲紋卡」留下給家人的話


本次音樂會匯聚了多位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希望透過音樂及舞蹈的感官力量,感謝器官捐贈者及家屬的無私奉獻,並期盼能撫慰每位觀眾的心靈。讓器官捐贈者家人獲得慰藉,知道自己逝世親人捐贈的器官,接力交棒延續其他人的生命,用不同的身分演奏生命樂章,並象徵捐贈者以愛的傳遞,開啟移植者新的人生旅程。


陳建仁前副總統及器捐病主中心李明哲董事長都親臨現場,以具體行動感謝器官捐贈者家屬,並祝福所有的移植病友,同時肯定器官勸募移植團隊的辛勞付出。今年器官捐贈紀念日主題,結合近期器捐病主中心推出的「器官捐贈聲紋卡」,讓民眾在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的同時,能留下想對家人說的話,這段話也是家人決定器官捐贈的推手。


另外,在數位化浪潮下,今年也增加以健保卡「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意願」管道,大幅縮短預立意願註記時間,也讓線上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意願占比提高到7成以上,提升簽署可近性。


衛福部推動善終政策 整合「器官捐贈」、「病人自主」、「安寧緩和」


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臨,我國成立「行動創新AI團隊」的新團隊,在過去成果及基礎上,持續精進政策。而衛福部在善終政策推動上,已完成「器官捐贈」、「病人自主」及「安寧緩和」政策整合,以兒童、青少年、成人等不同年齡層的角度,推動國人生命教育,深化不同族群民眾的善終觀念。


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表示,推動醫療人員在病人末期徵詢治療須求時,告知病人及家屬「生命使用權」的概念是首要之務,這讓病人及家屬有思考和選擇生命自主的權利,是身為醫療人責無旁貸的事。


今年音樂會,也融入這項觀念,以「心聲」闡述器官捐贈者及家屬的心願,鼓勵民眾在預立器官捐贈意願時,錄下想對家人說的話,讓家人能再次聽見他親口說出「器官捐贈的心聲」,並在醫療人員透過完整諮詢程序,讓家人協助捐贈者完成更偉大的決定,實現器官移植者的「新生」。


爸爸搭火箭當天使 11歲兒「他是很多人的生命英雄」


「我的爸爸是一個很強壯的人,他的工作是廚師,我很想念爸爸做菜的味道。他是一位英雄,先搭了火箭去天國當天使了,我們以後也會搭火箭去找他。」這是11歲的林宇恩,對爸爸的深情告白。林宇恩的爸爸,不僅在他心中是英雄,還在離世後大愛捐贈肝臟、兩枚腎臟、眼角膜和血管,成為了許多人的生命英雄。


林宇恩的媽媽鄭雅文,回憶起3年前丈夫發生不幸的那日,醫師告知她情況並不樂觀,但心中仍期盼著孩子的爸可以回來,病況始終未見好轉,為了讓先生依舊能當孩子心目中的英雄,鄭雅文決定幫先生獻出大愛。


▲2024器官捐贈紀念音樂會捐贈者代表鄭雅文家屬與生命故事立牌合影。(圖/器捐病主中心提供)


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後,鄭雅文的心理時不時會響起個聲音,「先生的生命是我簽下結束的。」這讓她陷入自責的狀態,後來求助於專業的心理諮商,讓心情恢復平靜。一路走來,她感謝醫療團隊的努力,「世界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只要我們還活著,就要珍惜每一天,讓生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


器官捐贈意願書線上簽署取代紙本 占簽署比例逾7成


衛福部指出,自76年頒布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後,我國推動器官捐贈移植已逾30年。截至今年6月止,已累計61.2萬人次預立器官捐贈意願,並有逾5,000位大愛者完成了器官捐贈。而今年大愛器官捐贈人數已經達到160位,捐贈的器官及組織總數量則達到522例。


今年更優化「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醫療意願」線上簽署作業,民眾可持健保卡於「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完成預立意願。這項政策改變國人簽署意願書的習慣,並取代以紙本為主的預立方式,經統計,使用線上簽署預立意願比例已從4%成長至73%。


衛福部鼓勵民眾可持健保卡、自然人憑證至「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線上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醫療意願。透過器官捐贈,讓生命得以其他方式延續,同時庇護家人未來在有器官移植需求下,提高配對的機會,發揮利己利他的大愛精神。


# 首圖來源/器捐病主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即將全面給付!SMA治療不能等 醫籲病友做好評估
▸冬蟲夏草是蟲還是草? 冬蟲夏草功效、禁忌及食用方法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