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推廣柴燒創作美學 「燚伙人」苗柴陶經典40創作聯展竹美館展出

勁報/ 2024.06.16 00:16
新聞圖片

 

▲邱建清-玄武岩系列-陶土-48x25x28cm。(圖/竹美館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燚伙人」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會員聯展即日起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美學堂開展,展期至7月7日止(週一休館)。此次展覽共展出40件精美的柴燒藝品,除了是會員的創作作品發表,也推廣柴燒創作美學。展覽開幕式將於6月16日(日)下午2時舉行,其中「與陶藝家有約-柴燒陶藝創作對談」活動,將由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施富錡副教授及邱建清、許菊等3位陶藝家與民眾面對面接觸,並安排創作者在現場介紹創作環節,讓觀者可親身與創作者接觸,創造出「燚伙人」的氛圍與理念,歡迎大眾一同參與。 

 

▲賴羿廷  陰陽道合  陶土 52x22x28cm。(圖/竹美館提供)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成立於2006年,即將邁入20年,是全臺灣唯一推廣柴燒陶藝歷史最悠久重要的協會。會員來自臺灣各縣市資深的柴燒藝術家;柴燒是使用木材作為燒製作品的燃料,在窯內產生高溫、火焰與木柴落灰交融,自然產生獨特且豐富的質感,讓創作作品上呈現土與火的藝術。」策展人藍詩妤投入協會第七年,以自身燒柴之經歷所發想出的主題-「燚伙人」,比喻一同司火的夥伴,「燚」音同「一」,形容溫度高熱火勢猛烈的意思,象徵著藝術家們在創作過程中的場景;古兵制十人爲「火」,「同火」的人互稱「火伴」,在柴燒的過程中皆以團隊合作的模式運作。《孟子.滕文公上》:「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需要有一個不怕操勞的領導者,帶領一群熱血有力的創作者,在長時間創作之餘,要歷經64小時左右的持續高溫不斷投柴入火燒製,蘊釀出「 燚伙人」主題。 

 

▲「燚伙人」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會員聯展即日起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美學堂開展。(圖/竹美館提供)


本次參展陶藝家有王春長、王語諄、朱駿逸、何丹秀麗、吳水沂、吳明儀、吳淑玲、李垂章、李泓霖、林淑貞、林瑞華、邱建清、施富錡、翁懿廷、袁芳瓊、許菊、陳垣蒼、陳雅伶、楊政諭、楊能傑、葉武宗、廖玥玟、蔡秉誠、蔡惠瑜、鄧羽婷、鄧淑慧、鄭足仔、賴秀桃、賴羿廷、藍詩妤等,作品皆為藝術家精心創作,值得觀眾細細品味。 

 

▲「燚伙人」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會員聯展即日起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美學堂開展。(圖/竹美館提供)


展覽期間另安排1場開放性的講座活動「與陶藝家有約-柴燒陶藝創作對談」活動,於7月7日(日)下午2時在松曦坊舉辦,將邀請參展藝術家們分享創作方法與理念,同時也聊聊燒窯的大小發現,透過每一件作品,帶領觀者從不同角度理解柴燒與人之間的關係,讓觀者重新發現並深入切入,人與窯之間、人與作品間、人與生活間的關係。期待這些對談能開啟人們對於柴燒的認識,走入藝術家不一樣的想像,甚至激盪出觀者或創作者的他種可能。相關展覽資訊可上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網站 https://www.nhclac.gov.tw/ 查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