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跑步愛好者小心!「內徑壓力症候群」是運動員的惡夢 這樣治療更有效率

每日健康/ 2024.06.16 11:41

跑步是一項人人皆可參與的運動,無論是清晨的公園小徑,還是黃昏的城市街道,都能看到跑步愛好者的身影。跑步不僅有助於心肺功能的提升和體能的增強,還能帶來心理上的愉悅與釋放。

AD_4nXdHuGgaddb5IWn1YFtfT4e67kLf4beaWL90

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看到跑步愛好者的身影。(示意圖 / Shutterstock)

不過,喜歡跑步的朋友們,可能會遇到小腿疼痛的問題,那就要特別小心!內徑壓力症候群是許多跑者很容易遇到的運動傷害,更有人稱它為「運動員的惡夢」。陳鈺泓醫師在其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和大家聊聊什麼是內徑壓力症候群:

 

內徑壓力症候群是什麼?

內徑壓力症候群(MTSS)又被稱為內脛骨周炎或夾徑症,主要為過度運動所引起。由於肌肉過度使用產生疲勞,造成腿部吸收衝擊的能力下降,導致反覆拉扯或負重在小腿骨膜,進而造成發炎疼痛,因此,此病症常發生在愛跑步的運動員中。

 

陳鈺泓醫師授權提供

內徑壓力症候群有什麼症狀?

主要疼痛會發生在小腿內側脛骨中段到下段的1/3處,且有局部壓痛點。通常會在開始運動時感覺疼痛,在休息時也會稍有改善,但並不會完全緩解,特別是在高強度訓練後。此外,若是沒有適當休息或治療,持續讓骨頭承受壓力,也可能會進展成疲勞性骨折。

 

陳鈺泓醫師授權提供

內徑壓力症候群有哪些治療方式?

在急性期,主要會透過消炎止痛藥、冰敷及適當休息來減緩疼痛,並搭配電療、熱療等方式來放鬆肌肉及幫助循環;若是採取積極治療,則可考慮增生療法及體外震波等方式,來幫助肌肉組織修復,達到更有效率的復原。

陳鈺泓醫師授權提供

內徑壓力症候群雖然是一種常見且令人不適的運動傷害,但通過及時識別和適當的治療,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癒。最重要的是,運動員應該在訓練中注意合理安排運動量,避免過度訓練,以預防內徑壓力症候群的再次發生。

延伸閱讀
媽媽手不是新手媽媽的專利!醫師授「預防的四大措施」 共同分擔家務是關鍵
登山姿勢錯了會傷膝!醫授「3保持正確姿勢法」 攀登更輕鬆、減少受傷風險

熱門關鍵字:

健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