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阿公的故事〉被遺忘的戰爭─驚天地、泣鬼神的太魯閣戰役

銳傳媒/特別報導 2024.06.15 04:10

 

文/王至劭(台聯政策顧問、工程主管)

我的曾祖父原本是文人,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可惜對阿公而言,他八歲喪母,過沒多久他的父親就久病在牀,阿公失去栽培、極為貧窮。

為了討口飯吃,阿公接受日本人招募參加太魯閣戰役的前置工作(一九一一~一九一二或一九一三。),那是二十世紀台灣最大的戰役,但至今沒有幾個人知道,我們的歷史教育實在離譜、荒唐。

太魯閣戰役發生在一九一四年五月中至八月底,日本出動一萬三千多名軍人和警察,攻打僅有兩千多名青壯年的太魯閣族,日本人死傷三百六十四人。

希望台灣人不要因為錯誤的歷史教育對這樣的數字無感,不要忘了日本人、西洋人在打中國的時候,死傷人數比往往是一比三十以上。

許多戰史資料顯示,這個比數經常被評估提出,這幾天看到余杰的著作「中國如何攻打台灣」一九四頁第五行,亦寫著韓戰的時候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和中國志願軍的死傷比率為一比三十。

我們台灣的原住民特別厲害,很善於運用熟悉的地形地勢,太魯閣族確實死傷多少不知道,但遠遠沒有那麼「遜」,甚至可以說是以寡擊眾、周旋許久。其場面壯烈、驚心動魄,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caption id="attachment_65064" align="alignnone" width="644"] 於關原視察運補路線的佐久間左馬太總督(中間白髮老者) /維基[/caption]

阿公那時候只有十七、十八歲,當日本人的挑夫。阿公經常說他們自己只有番薯可以吃,如果伙房在煮稀飯,他們就會很悲傷,因爲那表示有人要死了,日本人最後會給他吃一點稀飯,準備「上路」。

阿公說許多山路崎嶇難行,高山懸崖、萬丈深淵,根本就沒有路,很多地方要一手抓著樹幹,一手挑著扁擔,整個人旋蕩過去,若失手掉下,連屍骨都會找不到,還要時時提防原住民來無影去無蹤的突襲。

有人或許會和霧社事件做比較,莫那魯道掀起的霧社事件殺了一百多個日本人,第二次霧社事件,賽德克族在集中營裏面被日本人以及親日番殺了兩百多人,那是屠殺事件不是戰爭,其戰爭的規模不如太魯閣戰役,所謂戰爭是兩邊都拿起武器互幹一場。

在霧社事件當中日本人用飛機、炸彈、毒氣彈,大炮攻擊賽德克族,賽德克族人是死不少,但日本人真正在戰鬥中死傷並未達百人。

[caption id="attachment_65065" align="alignnone" width="600"] 警察隊從花蓮港出發向太魯閣(得其黎)前進/維基[/caption]

在太魯閣戰役當中,兩千多名太魯閣青壯年就能和一萬多名日本軍隊和警察打了好久。若從最前面算起,前後長達十八年的鬥爭。

如今,台灣經過百年來的民族大融合已經形成一個新的民族,至少大家是命運共同體,應在民主、自由、法治下和解共生,追求共同的目標、共同的使命,讓共同的利益最大化。

國人要勇敢往我們的目標前進,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樣為了個人眼前利益,一心一意只想做中共的馬前卒,讓台灣成為附庸。

爲了我們的幸福與自由,爲了生存空間,爲了在國際上可以和其他國家平等往來、平等機會,大家必須共同抵禦外敵。只要全民一心,台灣是不可能被攻破、被打敗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