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美術館的力量 國美館舉辦「藝術史再建構的推手:美術館與重建臺灣藝術史論壇」

中央社/ 2024.06.15 18:31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15 18:31:17)國立臺灣美術館為落實文化部推動之「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自2017年起每年皆策辦相關的學術研討會或論壇活動,期以多元化視角探討臺灣藝術史的發展,建立當代多元觀點之藝術史觀。今(15)日於國美館演講廳舉辦「藝術史再建構的推手:美術館與重建臺灣藝術史論壇」,集結國內專家學者與美術館研究員針對相關議題發表論述,期為臺灣藝術史的建構開展不同的思考方向。

國美館長陳貺怡致詞時提到,本論壇以「藝術史再建構的推手」為主題,探討美術館是如何藉由蒐集研究典藏作品、徵集藝術史料、作品展示、藝術修復等實務工作,透過理論、策略與具體方案來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以落實重建臺灣藝術史的精神,並成為美術史再建構的重要推手。

國美館表示,本次論壇規劃一場次的專題演講與八場次的論文發表;「專題演講」從美術館外當代藝術實踐的對話場域角度切入,特別邀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龔卓軍教授,以「山岳風景.在地連結:人類世地景中重建臺灣藝術史」為題,對此議題進行深入研析。「分場論文發表」則從三個重要面向來切入探討。主題一「展覽:藝術史的翻轉與再現」聚焦在美術館如何透過展覽來擴展多元的藝術史敘述模式,在新的視角與不同角度的詮釋下,重新定義藝術的發展軌跡。主題二「庫房裡的臺灣美術史」探討那些存放在美術館裡,較少被展出或在主流藝術史敘事之外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家,以藝術史的角度和新的文獻重新定義這些作品,並藉此釐清這些典藏品的歷史脈絡。主題三「在地─我們的連結在哪?」則是將重點放在嶄新的研究方向與當代新視角,以「現在進行式」的方式,建構出藝術史如何反映和參與社會變革、文化認同和政治運動等議題,以及和在地連結的關係。

此次論壇邀請賴明珠、白雪蘭、林磐聳、黃舒屏、薛燕玲、余青勳、孫松榮、林翰君等8位傑出學者,依據各自的研究觀點及特殊視角發表論文,並邀請知名學者陳貺怡、黃冬富、楊永源、潘襎、白適銘、蔡昭儀等人擔任主持人,藉由多元觀點的論文發表,期以新的角度,促進「重建臺灣藝術史」的建構與對話。

(廣告) 國美館長陳貺怡(右4)及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主題一論文發表,由黃冬富教授(左)主持,賴明珠教授(中)、白雪蘭教授(右)論文發表

專題演講,由國美館長陳貺怡(左)主持,龔卓軍教授主講。

白雪蘭教授論文發表

賴明珠教授論文發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