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退休老人疼痛吃藥未改善,竟罹患憂鬱症!憂鬱症是失智前兆別輕忽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4.06.15 10:41

退休老人出現各種疼痛,吃了許多止痛藥、做復健,卻一直沒有改善,有負面情緒,小心罹患憂鬱症,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是失智前兆!徐先生兩年前年滿65歲退休後,曾因為睡不好到診所就醫,服用安眠藥,之後又因肩膀關節疼痛吃了許多止痛藥、做復健,但都沒有明顯改善,因此負面情緒增加。為此提不起勁、老是覺得無力、不想出門,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重大疾病。

退休老人疼痛吃藥未改善,竟罹患憂鬱症!憂鬱症是失智前兆別輕忽

徐先生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做完整檢查,確定身體沒問題,被轉診到身心醫學科張芳瑜醫師的門診,最後確診憂鬱症。在規律服藥下,徐先生對身體疼痛的敏感度降低,不再擔心身體疾病,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改善。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增加,但其實退休的老年人也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之一。張芳瑜醫師指出,65歲以上老年人因為屆齡退休,失去生活重心,身體疾病增加,身邊親友陸續離世等多重原因,發生憂鬱症的機率高。根據國外統計,每100位長者會有10位有憂鬱症狀,其中1至2位會符合憂鬱症診斷。

事實上,憂鬱症無論發生在哪個年齡層,女性的發生率都較男性高出一倍,且除了遺傳原因外,致病原因也與中風、巴金森氏症、紅斑性狼瘡和部分藥物的副作用有關。另外,對自己要求高、情緒時常處於緊繃狀態、社會家庭支持度不足的人也是好發族群。

「老年人跟一般成年人憂鬱症狀的不同,在於老人不會表達內心的鬱悶情緒,所以會將身體的不舒服放大,以身體症狀表現出來,最常見的是疼痛。因此當相關檢查都正常或與他感覺痛苦的程度不成比例時,就會進一步評估是否為心理作用造成。」張芳瑜醫師特別提到,憂鬱症是失智前兆,若遲遲未治療不僅病情會加重,更可能會影響病人的認知功能,演變成失智症;若病人本身就有失智情況而又未治療憂鬱症,就會加速退化程度。而由於失智症與憂鬱症有許多症狀重疊,因此老年人憂鬱症評估必須更完整,要涵蓋抽血檢查排除內外科疾病、藥物、營養的影響,還要有醫師的會談評估。

張芳瑜醫師強調,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延誤治療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認知能力和身體狀況,必須盡快就醫。(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張芳瑜醫師強調,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延誤治療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認知能力和身體狀況,必須盡快就醫。(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治療則以血清素藥物為主,原則上若是病人這輩子第一次發病,建議至少維持一年的治療,直到病情穩定;但若是反覆發病三次以上就會建議拉長時間,至少治療三年。

國外統計指出,一般10到20位有自殺企圖的成年人中,會有1位自殺死亡,但在65歲以上的長者中,4位有自殺企圖者中就有1位死亡,且一般高齡族群中約有6%長者有自殺的想法,因此長者的情緒不可不重視。張芳瑜醫師強調,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延誤治療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認知能力和身體狀況,必須盡快就醫。長者要預防憂鬱症,可以在退休前預先規劃好未來的生活,藉由規律的社團活動轉移生活重心,而維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並戒除菸酒等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對憂鬱症有一定程度的預防。

👉推薦閱讀:情緒障礙無病識感,恐成憂鬱症!楊聰財:檢測腦波90秒揪出憂鬱症

👉推薦閱讀:擊退憂鬱新武器!重複經顱磁刺激術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延伸閱讀】

躺床上滑手機害腰痠背痛?謝炳賢醫師:4招伸展運動,放鬆緊繃肌肉關節

陳奕迅中暑休克暈倒縫30針!醫示警:高溫恐釀急性冠心症,增死亡風險

乾癬性關節炎害關節紅熱腫痛!莊可鈞中醫師:按3大穴位、喝清熱解毒茶飲舒緩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43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